首页 > 都市重生 > 天地翻覆 > 第128章 新信托的饮鸩止渴

第128章 新信托的饮鸩止渴(1/2)

目录

腊月的寒风吹透了滨江地块的围挡,工地上的塔吊孤零零地立在灰蒙蒙的天空下,像根被冻僵的巨骨。鼎盛集团的财务室里,会计老张把一叠厚厚的催款单推到林晟面前,纸张边缘被手指摩挲得发毛,最上面那张红色的“信托到期通知书”格外刺眼——3亿旧信托,连本带息3.6亿,逾期罚息已按日累计,短短十天就滚出了200万。

林晟的手指在催款单上划过,指甲缝里还留着昨晚庆功宴的酒渍。Ipo过会的狂喜还没褪去,资金链的绞索就已勒紧。滨江项目回款不及预期,文旅城刚打地基,卖楼花的钱被他挪去补了旧信托的利息窟窿,现在新的缺口像张开的黑洞,等着他用更高的代价去填补。

“林总,张经理那边催了三次了,说今天必须给答复,否则就启动诉讼程序,冻结滨江地块的产权。”老张的声音带着颤音,他跟着林晟五年,看着鼎盛从一个小开发商靠杠杆滚成“准上市公司”,也看着负债率从60%飙到90%,如今早已是骑虎难下。

林晟猛地站起身,西装外套的扣子崩开一颗,他却浑然不觉,抓起椅背上的大衣就往外走:“告诉张涛,下午三点,恒通信托会议室见。”

恒通信托的会议室在市中心最高的写字楼里,落地窗外是车水马龙的街道,窗内的空气却像结了冰。张涛坐在林晟对面,手指敲着桌上的文旅城项目可行性报告,眼神里满是审视。他从业八年,见过太多高杠杆的房企,鼎盛的报表做得漂亮,但现金流的破绽,逃不过他的眼睛。

“林总,鼎盛的负债率90%,滨江地块还做过重复抵押,这笔5亿的信托,风险太高。”张涛把报告推到一边,语气直接,“而且,你们的文旅城项目,规划里写的温泉酒店、亲子乐园、民俗街,现在除了住宅地基,什么都没有。没有文旅配套,这就是个普通的住宅项目,去化周期会很长,我们没法放心放款。”

林晟脸上堆着笑,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滚烫的茶水烫得他舌尖发麻,却让他的脑子更清醒了几分。“张经理,这你就多虑了。”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新的规划图,指着上面用红笔圈出的区域,“文旅配套我们早就规划好了,只是现在先集中力量建住宅,快速回笼资金,后续马上启动配套建设。你看,这块地政府给了文旅专项政策,容积率比纯住宅高2个点,这就是利润空间。”

他顿了顿,身体前倾,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诱惑的意味:“330新政马上就要来了,到时候首付降低,楼市肯定会爆火。文旅城的住宅一旦开盘,肯定被疯抢,回款绝对没问题。这笔信托年化16%,我们愿意用文旅城全部产权做抵押,恒通稳赚不赔。”

张涛的手指在桌沿上轻轻敲击,脸上露出犹豫。16%的年化利率,在当前的信托市场里算得上是优质项目,加上文旅城的产权抵押,看似风险可控。他心里清楚,楼市的狂欢还在继续,只要政策托底,高杠杆也能玩得转。但直觉告诉他,林晟的话里有水分,那些承诺的文旅配套,更像是画在纸上的饼。

“林总,我需要你在合同里明确,文旅配套必须在一年内动工,两年内完工,否则我们有权提前收回贷款。”张涛最终还是松了口,他拿起笔,在合同草案上圈出关键条款,“而且,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我们会派专人监管文旅城的回款。”

林晟心里一块石头落地,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没问题,张经理放心,合同条款我都同意。”他拿起笔,毫不犹豫地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像极了他给自己系上绞索的声响。他知道,16%的年化利率意味着每年要多还8000万利息,这无疑是饮鸩止渴,但他已经没有退路了——Ipo募资还没到账,旧信托的罚息越滚越多,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330新政和文旅城的住宅销售上。

签完合同,林晟刚走出恒通信托的写字楼,就接到了苏媚的电话。“林总,你让我考察文旅城的演出场地,我现在在工地,没看到规划里的剧场和舞台,只有住宅在施工。”苏媚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

林晟的脸色沉了下来,他忘了之前让苏媚带艺术团去文旅城考察“演出配套”,为的是以后卖房时能宣传“业主专属艺术服务”。“你不懂工程进度,文旅配套在二期,现在先建住宅,年底就能动工。”他不耐烦地挂了电话,心里却有些发慌——苏媚不是傻子,再这么下去,迟早会发现真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