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天地翻覆 > 第159章 离岸信托的安全网

第159章 离岸信托的安全网(1/1)

目录

香港中环的恒基总部写字楼,落地窗正对着维多利亚港的粼粼波光。陈启棠坐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指尖摩挲着一份加拿大商业地产的产权文件,文件右上角压着那帧泛黄的字条——1997年朋友破产前留下的手书,墨迹虽淡,“稳字当头,贪则必失”八个字仍力透纸背。

“爸,加拿大那处商业地产的离岸信托手续已经办完了,由妹妹全权打理。”陈文博推门而入,递上一份装订整齐的信托协议,“律师说,这种架构能最大程度规避地域政策风险,资产隔离做得很彻底。”

陈启棠接过协议,并未翻开,只是放在字条旁,目光望向窗外。港珠澳大桥如一条银色丝带横跨海面,远处的货轮缓缓航行,一切都显得从容不迫。“文博,你记不记得1997年那场风暴?”他忽然开口,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沙哑,“当时多少人抱着‘政策托底’的幻想,加杠杆抢地,最后落得资产清零、流离失所。”

陈文博点头,他当然记得。那年他刚入行,亲眼见父亲的几位老友从云端跌落,有的甚至因债务缠身远走他乡。“所以您从2011年就开始收缩内地业务,把资金转向伦敦、悉尼,现在又把加拿大资产纳入信托。”他顿了顿,补充道,“现在恒基的全球资产负债率只有18%,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整整50个百分点,海外机构都在主动找我们谈合作。”

“低负债率不是目的,是安全垫。”陈启棠拿起字条,对着光端详,“内地的房地产市场,就像涨潮时的沙滩,看着热闹,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我们不赚快钱,要的是世代安稳。”他将信托协议推到陈文博面前,“你看看这组数据,伦敦金丝雀码头的写字楼月租金500万,悉尼情人港的物业年收益4.8%,加拿大这处资产每年也能带来稳定现金流,这些都是恒基的压舱石。”

陈文博翻开协议,目光扫过资产清单,忍不住感叹:“现在内地房企都在疯狂加杠杆抢地王,负债率普遍超过80%,而我们把内地业务占比压缩到10%,仅保留上海核心写字楼收租,反而成了海外机构眼中的香饽饽。上周摩根士丹利的投资总监还专门飞来香港,想增持我们的股票,说恒基是‘乱世中的稳健标杆’。”

“他们看得懂风险,才懂得我们的价值。”陈启棠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1997年的教训告诉我,政策风向比市场行情变得更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迟早会摔碎。离岸信托不是逃避,是给家族资产建一道安全网,不管内地楼市如何起伏,不管政策如何调整,这部分核心资产都能安然无恙。”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一个紫檀木盒,打开后里面是恒基历年的资产配置图。从2011年内地业务占比30%,到如今降至10%;从伦敦、悉尼的物业布局,到加拿大资产的信托隔离,每一步都标注着清晰的时间节点和风险评估。“你看,我们撤离的不是机会,是风险。那些跟风抢地王的房企,现在看似风光,实则脚下踩着薄冰,一旦资金链断裂,就是万劫不复。”

正说着,陈启棠的女儿陈婉清从加拿大打来视频电话,屏幕里映出她干练的身影:“爸,信托账户已经激活,加拿大那处物业的租金会按月转入指定账户,我已经跟租户确认过,续租率达到95%,现金流很稳定。”

“好,不用急着扩张,守住现有资产,保证稳定收益就好。”陈启棠的语气温和却坚定,“记住,我们做的不是投机生意,是世代传承的基业。不管市场怎么诱惑,都不能碰高杠杆,负债率永远不能超过25%这条红线。”

挂了电话,陈启棠将紫檀木盒放回书架,转身对陈文博说:“我已经向董事会提交了退休申请,接下来恒基的全球业务就交给你了。记住,那张字条不仅是我的座右铭,以后也要成为恒基的铁律——负债率≤25%、自有资金≥60%、不碰高杠杆项目。”

陈文博郑重点头:“爸,您放心,我会守住这些原则,不会让您和爷爷打下的江山出任何纰漏。”他想起年轻时曾质疑父亲过于保守,错过了内地楼市的一波波红利,如今看着那些高杠杆房企纷纷爆雷,才真正理解父亲的远见。

陈启棠走到窗前,望着港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眼神悠远:“我年轻的时候,也追过风口,也贪过短期利益,直到1997年那场风暴,才明白‘稳’才是最稀缺的能力。现在我老了,只想陪着你妈散散步,看看孙子,安安稳稳过日子。”他回头看向陈文博,语气带着一丝释然,“恒基交给你,我放心。你妹妹打理海外信托,你们兄妹俩相辅相成,恒基的根基只会越来越稳。”

退休仪式办得低调而隆重,没有鲜花红毯,只有恒基的核心管理层和家族成员出席。陈启棠穿着一身熨帖的中山装,手里握着那张字条,对众人说:“恒基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运气,是‘稳’字。以后不管市场如何变化,都要守住底线,不被短期利益诱惑,不碰高杠杆红线。这张字条,我留给你们,以后要刻在恒基的骨子里。”

仪式结束后,陈启棠没有回办公室,而是直接回了位于浅水湾的家。老伴早已备好他爱吃的叉烧和艇仔粥,两岁的孙子扑进他怀里,奶声奶气地喊“爷爷”。陈启棠抱起孙子,走到阳台,看着远处的海景,脸上露出久违的轻松笑容。

“终于可以安心陪你了。”他握住老伴的手,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以前总忙着扩张、避险,忽略了身边的人。现在好了,恒基交给文博,海外资产有信托托底,我们可以好好享受晚年了。”

老伴笑着帮他整理衣领:“我早就说过,钱赚不完,身体和家人最重要。你看你,这几年为了公司的事,头发都白了不少。现在好了,每天散散步、带带孙子,比什么都强。”

陈启棠低头看着孙子稚嫩的脸庞,心里满是欣慰。他想起林晟那些疯狂拿地、造假上市的传闻,想起内地那些因高杠杆而破产的房企老板,忽然觉得,所谓成功,从来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在风浪来临时,能守住家人,守住基业,守住内心的安宁。

与此同时,恒基成为港资房企稳健运营的标杆。海外投资机构纷纷增持恒基股票,评级机构将恒基的信用评级上调至AAA级,称其“全球资产配置合理,风险隔离完善,是乱世中的避险资产”。不少内地房企在爆雷边缘挣扎时,恒基的伦敦、悉尼、加拿大资产持续带来稳定现金流,上海写字楼的月租金也稳步增长,成为行业寒冬中的一抹亮色。

陈文博在一次全球地产论坛上,展示了恒基的资产配置模型和那张1997年的字条:“我父亲常说,房地产行业没有永远的红利,只有永远的风险。恒基的稳健,不是保守,是对市场的敬畏,对家族的责任。这张字条,我们会代代相传,因为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安全网,不是高杠杆带来的短期收益,而是坚守原则带来的长久安宁。”

论坛结束后,不少海外开发商主动找到陈文博,希望借鉴恒基的稳健模式,甚至提出合作请求。陈文博一一接待,始终坚守父亲定下的原则:不碰高杠杆项目,不做投机性投资,所有合作都以稳定收益和风险可控为前提。

夜晚,陈启棠陪着老伴在浅水湾的沙滩上散步,晚风带着海水的咸湿气息。远处的香港岛灯火璀璨,恒基总部的写字楼在夜色中格外醒目。“你看,那些灯火辉煌的写字楼里,多少人还在为利益奔波,为风险焦虑。”陈启棠指着远处的夜景,“我们能置身事外,安稳度日,不是因为我们聪明,是因为我们懂得取舍。”

老伴依偎在他身边:“是啊,贪念是万恶之源。那些总想赚快钱、走捷径的人,最终都会被市场惩罚。我们守住‘稳’字,就是守住了幸福。”

陈启棠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如同恒基遍布全球的稳健资产。他知道,离岸信托不仅隔离了地域风险,更隔离了人性的贪婪。恒基的安全网,从来不是复杂的金融架构,而是刻在家族基因里的稳健原则,是那张历经二十余年风雨仍熠熠生辉的字条。

在这个房地产行业疯狂狂奔的时代,林晟们用高杠杆堆砌泡沫,陈启棠却用离岸信托和世代传承的原则,为家族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网。这道网,不仅守护着恒基的资产,更守护着一份历经风浪仍能安然无恙的从容与安宁,成为这个浮躁时代里最珍贵的财富。而恒基的故事,也渐渐成为行业的一面镜子,照见疯狂的代价,也照见稳健的价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