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甄嬛传:妙青借东风 > 第143章 悲喜各不同

第143章 悲喜各不同(2/2)

目录

等着吧。等她们为了几件华服、几个虚名争得头破血流。等皇后娘娘把这些新晋的宠妃一个个扶持起来,再一个个亲手打落尘埃。

她慢慢来。等她将这大清的江山社稷,牢牢握在自己和腹中龙嗣的手中。

咸福宫内,一向清冷。

今日却因那身华贵的嫔位吉服,染上了几分灼人的亮色。

沈眉庄端坐镜前。

采月正为她戴上最后一支点翠凤钗,嘴里全是压不住的喜悦。

“主儿,您今天真好看,这身衣裳就该您穿。”

镜中映出的女人,面容清丽。可那双眼睛,曾经盛着烈火与傲骨,如今只余下一片死寂的灰。

“不过是件衣裳。”

沈眉庄的声音很淡,听不出情绪。

敬妃站在一旁,看着她这副模样,眼底的欣慰被担忧冲散。

“妹妹,今日是你大喜的日子,该高兴些。”

沈眉庄的目光从镜中移向敬妃。

她扯了扯嘴角,一个僵硬的弧度,甚至没能牵动眼角的肌肉。

“姐姐说的是。”

高兴?

何来高兴。

这份迟来的尊荣,是什么?

是给沈家的交代。

是她在这吃人的宫里,苟延残喘的又一道护身符。

她想要的,从来不是这些。

“顺嫔娘娘,吉时已到,正使大人已至宫门外。”

殿外,内监尖细的嗓音穿透门扉。

沈眉庄站起身,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准备动作。

华贵的朝服压在肩上,那精致的翟鸟刺绣,每一针都像是缝在她心上的枷锁。

她一步一步,走得极稳。

跨出殿门,那代表着皇恩浩荡的仪仗闯入眼帘。

她敛衽,屈膝,朝着那明黄的符节,行跪拜大礼。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宣旨太监的声音尖利而空洞。

“……咨尔沈氏,秉性端庄,持躬淑慎,柔嘉成性,克令宜家……”

一字一句,全是赞她德行的华美之词。

沈眉庄跪在冰冷的地上,垂着头,听着这些话,只觉得每一个字都在嘲讽着当初那个被诬陷假孕,百口莫辩的自己。

“……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金册金印,晋封尔为顺嫔。尔其钦哉……”

女官将金册与金印奉上。

她伸出双手,依着礼节,稳稳接过。

那金属的冰冷与沉重,从指尖一路蔓延到心底。真实得可笑。

永寿宫主位,顺嫔娘娘。

她再次叩首谢恩。

起身,转身,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礼仪的节点上。

一个完美无瑕、没有灵魂的人偶。

几乎是同一时刻,启祥宫和碎玉轩的后殿,也在上演着同样的仪式。

启祥宫。

曹琴默,现在该叫襄嫔了。

她直挺挺地跪在冰凉的金砖上。

宣旨太监尖细的嗓音,将诏书上的每一个字都念得抑扬顿挫。

“……温良恭顺,淑慎有仪……”

听到这八个字,曹琴默的唇角绷成一条僵硬的直线。

温良?淑慎?

若她真是那样的性子,只怕现在连同她的温宜,早就被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她攥紧了拳,修剪圆润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那股尖锐的刺痛让她混沌的脑子彻底清醒。

这不是梦。

她赢了。

她亲手把那个不可一世的年世兰,从云端踩进了泥里!

“……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金册金印,晋封尔为襄嫔。尔其钦哉!”

女官捧着金册金印,走到她面前。

曹琴默这才缓缓抬起头。

那两样东西在殿内烛火的映照下,泛着冰冷而诱人的光。

那是权力的颜色。

是她女儿未来的保障。

她伸出微微颤抖的双手,稳稳接过。

入手,是一股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沉重。

一股热流毫无征兆地涌上眼眶,模糊了眼前那耀目的明黄。

这不是悲伤,也不是激动。

而是一种压抑了太久的委屈,和一场豪赌后的彻底虚脱。

温宜,额娘的温宜……

额娘终于有了能与人抗衡的资本,额娘很快就能把你接回来了!

再也不会让你去受那些委-屈!

“嫔妾……谢主隆恩。”

她的声音嘶哑,却透着一股被烈火淬炼过的坚韧。

宣旨的太监满脸堆笑地凑上前:“恭喜襄嫔娘娘,贺喜襄嫔娘娘!娘娘洪福齐天,往后这日子,可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曹琴默由宫女音文扶着站起身,脸上的泪痕未干,眼神却已恢复了惯有的精明。

“有劳公公了。”

她递给音文一个眼色,音文立刻会意,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塞进了太监手里。

太监不动声色地掂了掂,脸上的褶子笑得更深了。

送走了宣旨的仪仗,音文喜不自胜地扶着她。

“娘娘!您总算是熬出头了!这下,看谁还敢小瞧咱们启祥宫!”

曹琴默走到窗边,目光投向咸福宫的方向。

那里的灯火,似乎都比别处要安宁些。

“熬出头?”

她发出一声轻不可闻的冷笑。

“早着呢。这嫔位,是皇上赏我的,也是皇上用来时时提醒我的。”

提醒她,她的女儿温宜,还养在别人宫里。

提醒她,她这个襄嫔,不过是皇上用来彰显自己“宽仁”的工具。

一个连告密者都能封赏的活靶子。

“音袖在那边递话了吗?公主……可还好?”

音文脸上的喜色淡了些,压低声音道:“音袖姐姐传话说,公主一切都好,敬妃娘娘和顺嫔娘娘都待公主尽心。只是……只是公主有些想您,夜里总要哭闹一会儿。”

音文的话音刚落,曹琴默胸口猛地一抽,那痛楚来得又快又密。

她猛地收回视线,眼中的最后一丝温存被彻底抽离,只剩下算计与冷酷。

“等着吧。”

她一字一顿,声音平静得可怕。

“用不了多久,我就会亲自去把温宜接回来。”

与此同时,碎玉轩后殿。

淳嫔方淳意,将一个“恭顺”演绎到了极致。

从宣旨太监进门起,她就一直低眉顺眼。

那双总是灵动狡黠的眼睛此刻只剩下受宠若惊的湿润,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羞怯与感激。

她那副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懵了的模样,蠢得恰到好处,蠢得让人安心。

前来宣旨的正使是皇后跟前有些体面的大太监,见她这副不胜荣宠的样子,心中暗暗点头。

皇后娘娘果然没看错人。

这淳嫔,瞧着就是个没什么心眼、好拿捏的。

“淳嫔娘娘,快起来吧,地上凉。”太监笑呵呵地虚扶了一把。

“谢……谢公公。”

方淳意怯生生地站起来,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她心里却在无声地发笑。

演戏嘛,谁还不会了?

皇后娘娘要她做个“蠢妹妹”,那她就做这后宫里最蠢、最藏不住事的妹妹。

只有蠢货,才不会被人防备。

只有蠢货说的话,才会被人当成无心之失。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典礼结束,送走了所有人。

殿门“砰”的一声关上。

方淳意脸上那份蠢笨和羞怯,瞬间褪得干干净净。

她随意地将那沉重的金印放在桌上,发出“当”的一声脆响。

“娘娘,您可真沉得住气。”荷儿凑上来,小声说,“奴婢瞧着刚才那宣旨太监的眼神,都快把您当傻子了。”

“傻子才好。”

方淳意拿起一块新贡的点心,慢条斯理地咬了一口。

她的眼神里,闪着一种与年纪全然不符的锐利。

“从今天起,我就是那个生了个公主就得意忘形、皇后娘娘说什么都信的蠢货淳嫔。”

她看着窗外春熙殿的方向,唇角那抹天真的弧度,缓缓变成了一弯冰冷的月牙。

“莞嫔姐姐,慧嫔姐姐……”

“往后,可要请两位姐姐,多担待我这个‘蠢妹妹’了。”

一场盛大的典礼,三位新晋的主位,三种截然不同的心境。这场无声的宣告,像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将后宫这潭看似平静的水,彻底搅动了。而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