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与保加利亚,可预见的战争泥潭!(2/2)
“我们需要援助!立刻!马上!”鲍里斯三世对着德国大使吼道,“武器!弹药!资金!甚至……志愿军!塞尔维亚人和罗马尼亚人疯了!他们想撕碎我们!”
德国大使保持着日耳曼式的冷静:“陛下,德意志帝国理解保加利亚的困境。我们会立即提供一批急需的武器弹药,并考虑派遣军事顾问团协助防御。但是……”
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推脱,“志愿军……目前帝国的主要力量正深陷奥匈战场,协助我们的奥地利盟友恢复秩序。恐怕无法抽调大量兵力。”
转向奥地利大使时,鲍里斯三世得到的回应更加冰冷和绝望:“陛下,奥地利帝国……自顾不暇。布达佩斯刚刚收复,东部匈牙利叛军尚未肃清,波兰威胁仍在北境。我们……没有多余的资源支援保加利亚。”奥地利大使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无奈。
保加利亚的求援,在柏林和维也纳的优先级名单上,被无情地排在了后面。德意志帝国需要集中力量确保奥匈这个战略屏障的稳定,奥地利帝国则深陷复辟与平叛的泥潭。保加利亚,这个一战时曾与德奥并肩作战的盟友,此刻却被无情地推到了独自面对贝尔格莱德条约三国的绝境。
索非亚街头,开始弥漫起恐慌的气氛。征兵站前排起了长队,但士兵们脸上更多的是迷茫和恐惧,而非保家卫国的豪情。工厂开始加班加点生产军需品,但杯水车薪。
德国承诺的援助物资还在路上,而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军队,已经如同两把巨大的钳子,从西面和北面,向着保加利亚的边境隆隆开进!希腊的军队也在色雷斯方向集结,虎视眈眈。
在维也纳霍夫堡宫,奥托·恩德首相看着来自布达佩斯的捷报和来自索非亚的紧急求援信,脸上却没有多少胜利的喜悦。布达佩斯是夺回来了,但代价巨大,东部匈牙利的战事远未结束。
波兰的威胁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现在,巴尔干又燃起了战火,而保加利亚的崩溃,很可能让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这两个虎视眈眈的邻居,更快地将矛头对准虚弱的奥匈!
“德意志的志愿军帮我们夺回了布达佩斯……但代价呢?”恩德疲惫地揉着太阳穴,对心腹幕僚低语,“我们越来越依赖柏林了。而保加利亚……我们却无能为力。这感觉……真像1914年之前,只是角色颠倒了……”
在柏林,奥托·韦尔斯首相同样眉头紧锁。奥匈战场看似顺利,但消耗巨大。巴尔干的乱局又牵扯了精力。
他凝视着欧洲地图上那一片片被标注为“不稳定”的红色区域——奥匈、波兰、巴尔干……还有意大利那个正在燃烧的“圣战”火堆。德意志帝国仿佛在用尽全力,试图按住一个不断漏水的堤坝,而四面八方都是汹涌的暗流。
曾经在一战后凭借《凡尔赛条约》意气风发、似乎主宰了欧洲大陆命运的旧同盟国核心——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如今在历史的洪流和新兴力量的冲击下,显得如此狼狈不堪。
德意志帝国深陷经济危机后战略透支的泥潭,奥匈帝国沦为需要被拯救的附庸,保加利亚则成了被无情抛弃的棋子。
他们试图用钢铁和强权维系旧秩序的努力,在社会主义革命的浪潮和民族主义的怒火面前,显得愈发苍白和力不从心。欧洲的棋盘上,新的风暴正在酝酿,而旧日的霸主们,已显露出日薄西山的颓势。
至于奥斯曼帝国?德奥土保四个国家其中之三都陷入了困境,它,又有什么理由独善其身呢?波旁宫内,玛格丽特淡淡瞥视着北非东部,开罗的王庭,不会容许土耳其人肆无忌惮的统治阿拉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