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学习与实践(1/2)
巴黎,拉丁区,法兰西公社公共安全委员会司法局大楼。
与工厂的喧嚣和军营的肃杀不同,司法局所在的这栋古老建筑里,弥漫着一种沉静而凝重的气息。
空气中漂浮着旧羊皮纸、墨水以及无数法律卷宗沉淀下来的味道。走廊里铺着厚厚的地毯,脚步声被吸收,只有偶尔从紧闭的门后传来低沉的讨论声或打字机的嗒嗒声。
玛格丽特没有惊动太多人,只由司法局的一位高级秘书引路,悄无声息地穿过长廊,来到位于三楼的一间小型阅览室门口。秘书低声说:“卡隆主席同志,陈雅同志就在里面,她几乎每天都来,一待就是一整天。”
玛格丽特点点头,示意秘书可以离开。她轻轻推开厚重的橡木门。
阅览室里光线充足,高大的书架直抵天花板,塞满了厚重的法律典籍和装订成册的法院判例。午后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磨光的长条木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陈雅就坐在窗边的位置上,几乎被一堆摊开的巨大法典和密密麻麻写满字迹的笔记本所淹没。
她戴着那副标志性的透明框眼镜,眉头微蹙,神情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都消失了。
一手压着书页,另一只手握着钢笔,正在一个厚厚的牛皮纸笔记本上飞快地书写着,时而停下来思考,用笔尾轻轻敲着额头,时而翻动旁边一本同样厚重的、封面印着《法兰西公社劳动法典(1928年修订版)》的大部头。
她看起来比在大会上时清瘦了些,但眼神却更加锐利和深邃,那是一种沉浸在思想世界里的光芒。手边放着一杯早已冷掉的咖啡,还有一个只咬了一口的可颂面包。
玛格丽特没有立刻打扰她,而是静静地站在门口观察了一会儿。
她看到陈雅笔记本上那些娟秀却有力的字迹,混合着流畅的法文和方块汉字,旁边还有各种只有她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批注。那不是在简单地抄录,而是在分析、比较、批判性地吸收,并试图与她所熟悉的东方现实相结合。
“这里的‘集体谈判权’定义得很清晰,但仲裁机制似乎过于依赖行政力量……嗯,这一点在我们那边,或许可以加强工会独立性和基层调解……”陈雅无意识地低声嘟囔着,完全没察觉到有人进来。
玛格丽特的嘴角不由微微上扬。这就是陈雅,那个在长征路上一边啃着干粮一边还能捧着法律小册子琢磨的姑娘,她身上有种非常纯粹的东西,一种对构建“理性和正义秩序”的炽热追求。
玛格丽特轻轻咳嗽了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