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 > 第42章 酒还没凉,规矩先立下了

第42章 酒还没凉,规矩先立下了(2/2)

目录

清明宴后第二日,夜色如墨,浓得化不开。

沈清禾盘膝坐在茅屋内,双目微闭,神识沉入福缘空间。

灵泉汩汩流淌,沃土泛着淡淡的青辉,一排排速生菜苗在温润灵气中舒展嫩叶,生机盎然。

她指尖轻点识海铜印,默念指令:“启用【仓储调度】——第一轮,移栽三十亩速生青菘;第二轮,洒防虫粉于垦区南坡;第三轮,施发酵肥至东垄。”

一道微光闪过,空间与现实的边界悄然撕开一丝缝隙。

试验田里,泥土无声翻涌,嫩绿的菜苗破土而出,仿佛一夜春风吹过荒原。

空气中飘散出一股清冽的草木香,夹杂着灵泉蒸腾后的甘甜气息。

防虫粉如细雪般覆盖地表,连最顽固的根螨都退避三舍;发酵肥渗入深层土壤,唤醒了沉睡多年的地力。

三更天,风止人眠,唯有庄后田埂上,绿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

翌日清晨,露珠未曦,第一批闻讯而来的里正们已站在田头,瞪大双眼,几乎不敢相信眼前所见——原本贫瘠干裂的坡地,如今竟是一片碧浪翻滚,菜株挺拔、叶片肥厚,根系粗壮如指,分明是四十日以上才有的长势,可距离播种不过半月!

“这……这是仙法?”有老者喃喃。

“非也。”沈清禾立于田埂之上,语气平静,“是新育苗法。控温、调湿、配土、驱虫,环环相扣。诸位若愿学,共耕会可派技工上门指导。”

话音未落,人群已骚动起来。

有人掏出随身携带的田契,颤抖着手问:“我家三亩旱地,能入会吗?”

“我村西那片盐碱地呢?”

就连一向闭门自守、视祖训为铁律的周家,也在当日下午派来了人——周老太爷的亲孙子周承安,带着族中账册,低声问道:“阿沈娘子,我家两亩薄田……也能入会吗?”

沈清禾只淡淡一笑:“只要肯出工分,谁的地,都是共耕的地。”

月末“审计日”,庄前广场再度聚满了人。

仓储区大门徐徐开启,阳光斜照进高耸的粮仓,一袋袋稻谷、麦种、豆粕整齐码放,石灰、草木灰、农具分区陈列,井然有序。

百姓鱼贯而入,可查、可看、可问。

柳芽儿踮起脚尖,一手抓着麻袋口,一手掰着手指头数:“一、二、三……阿禾姐!少了三袋石灰!”

全场骤然一静。

有人眼神闪动,似等着看笑话;有人皱眉,疑云顿起。

沈清禾却神色不动,转身取来工分簿,翻开一页,指向其中一笔朱批记录:“昨夜,学堂地基防潮用去石灰三袋,王师傅签收,工分扣除八分。”

话音刚落,王篾匠扛着施工图大步走来,身后两名泥瓦匠捧着验收单:“确有此事!地基已夯平,明日就能上梁!我们三人签字画押!”

众人传阅凭证,无不叹服。

沈清禾立于仓前,声音清越:“共耕之本,在信。错不得一分,瞒不得一寸。今日你信我,明日我护你,这庄子才能活得长久。”

她说完这句话的刹那,识海深处铜印轻轻一震。

一行金光浮现:

“共治成型,信诺通达,解锁【地产联动】:绑定土地间可共享空间资源(限五亩联动,需设枢纽桩)。”

她眸光微闪,望向远处连绵起伏的山野——那些曾被弃耕的坡地、龟裂的旱田、寸草不生的荒丘,此刻在她眼中,已不再是贫瘠的象征,而是即将被唤醒的沃土版图。

嘴角缓缓扬起,她低声自语:“这才刚开始。”

夜风掠过庄前石碑,碑文“劳者有其获”五字,在月光下泛着冷而坚定的光。

而就在村东那片久无人迹的荒坡上,一缕腐土的气息悄然升腾,几根白幡,不知何时已插进了松动的新土之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