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劝说(1/2)
翌日清晨,天光未亮,齐磊就被一位师叔毫不客气地从被窝里拎了出来。
不同于前几日刚回家放假式的慵懒,今天的老宅仿佛切换回了严格的“武馆模式”。
一套齐家班统一的藏蓝色练功服扔到他面前,带着棉布洗涤后的干净气息和淡淡的檀香。
“磊仔,别赖床了!老爷子吩咐,今日早课,你也得跟着!”师叔声如洪钟。
齐磊睡眼惺忪,心里却明镜似的——老爷子这是要“考教”他这些年在外的“功课”了。
果不其然很快齐磊就发现了今天的早课,强度明显超纲。
先是绕着浮山市区跑一圈,全程10.2公里!
这对于常年练舞、体能不俗的齐磊来说不算太难,但后面紧接着的项目就透着不寻常了。
回到练武堂,气息还未喘匀,便是一套要求极高的“家传”古武套路,动作古朴刚猛,发力讲究寸劲,齐磊凭着一直以来都有专门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和系统改良后的理解,勉强跟上。
然而,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面——两人对练。
更让齐磊心头一凛的是,老爷子端坐太师椅,慢悠悠地喝了口茶,直接点名:“阿炳,你去,陪磊仔过过招。记住,留手不留力,让我看看真东西。”
被点名的炳叔,正是昨日开门的那位,一身洪拳功夫已有二十年火候,下盘稳健,拳风刚猛。
老爷子这话一出,整个练武堂的气氛瞬间绷紧!“留手不留力”,这意味着切磋瞬间带上了几分擂台较技的意味,虽不至于你死我活,但也绝非寻常的友好交流。
齐磊深吸一口气,知道躲不过了。
他摆开架势,并非齐家熟悉的洪拳或虎鹤双形,而是经过系统智慧改良后,更为精简、直接、高效的另一种古武拳种——咏春小念头。
只见他在练武堂中央右边一点的位置,双拳交叠紧握在一起,朝师叔敬了个武者的礼仪后,随之摆开咏春的起手式,桩架沉稳,双手一前一后,护于中线,眼神锐利如鹰。
“咏春,师叔请指教!”
炳叔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被战意取代。“嘿,小子,在外面学了新花样?来,让师叔掂量掂量!”
话音未落,炳叔一个箭步上前,洪拳的“虎爪”带着风声直扑面门,势大力沉。
齐磊不硬接,咏春“摊手”格开,同时另一手“日字冲拳”如毒蛇出洞,直击对方肋部。炳叔经验老到,沉肩卸力,反手一记“鹤嘴”啄向齐磊手腕。
两人瞬间战在一处。
炳叔的洪拳大开大合,如同猛虎下山,每一拳每一脚都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追求以力破巧。
而齐磊的咏春则如绵绵春雨,贴身短打,招式连环,攻守一体,尤其注重中线争夺和瞬间的爆发。
他的动作在系统优化下,效率极高,往往在箭不容发之际化解危机,并发出凌厉反击。
场中拳风腿影,碰撞声不绝于耳。
像极了《叶问2》中叶问与洪震南在圆桌上的那场经典对决,只不过战场换成了平整的练武堂地面。
齐磊凭借改良咏春的灵巧与精准,屡次化解炳叔的重击,甚至偶尔逼得炳叔回防,也同样引得周围观战的小师弟师妹们阵阵低呼。
然而,姜还是老的辣。
炳叔二十年浸淫洪拳的功力非同小可,力量和经验终究更胜一筹。
在缠斗了近一百招后,齐磊一个细微的预判被炳叔看穿,佯攻下盘,实则一记势沉力猛的正拳,突破了齐磊的防御圈,结结实实地印在了他的右胳膊上。
“砰!”一声闷响。
齐磊只觉得一股巨力传来,整条右臂瞬间发麻,脚下“蹬蹬蹬”连退七八步,才勉强稳住身形,气血一阵翻涌。
“承让了,炳叔。”齐磊揉了揉发痛的胳膊,坦然认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