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新“山海”的架构(1/2)
陆子豪及其核心团队的加入,如同给正在高速行驶的“山海”战车注入了一股强劲无匹的助推力,不仅带来了宝贵的资源,更让林小风清醒地认识到,原先那种依靠个人魅力和核心小团队默契的松散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和支撑集团即将展开的、更加宏伟壮阔的未来蓝图。他必须未雨绸缪,建立一个权责清晰、运转高效且极具前瞻性的组织架构。
几天后,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山海”餐饮集团的第一次正式战略会议,在“山海轩”顶层那间视野开阔、布置简约却充满设计感的会议室召开。参会者除了林小风、李默、小刘、薇薇安这些从微末时便并肩作战的元老,新加入的陆子豪也位列其中,标志着“山海”核心决策层的正式成型。
会议室前方的白板上,已经画好了一幅由林小风亲手勾勒的、结构分明的新“山海”组织架构图。他没有使用花哨的ppt,而是用最直接的线条和文字,阐述他深思熟虑后的规划。
“各位,”林小风站在白板前,目光沉稳地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声音清晰而有力,“经过‘五味’系列的初步成功,尤其是子豪和各位新伙伴的加入,‘山海’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将空前巨大。因此,一个清晰的战略定位和高效的职责分工,是确保我们这艘大船能够稳健远航的关键。”
他拿起记号笔,指向架构图最底层,一个用坚实线条勾勒的、看似朴实无华的方块:
“第一层级,是我们的根基与灵魂——‘喷香小炒’。”林小风的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温情与坚定,“这里,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是‘山海’这个名字最初的含义,是离人间烟火最近的地方。它不追求极致的利润和光环,它的核心使命,是成为‘山海’人才的摇篮、新理念的试验田,以及所有‘山海’人情感的归宿和初心所在。”
他详细阐述道:“未来,所有新加入集团的员工,无论未来将走向哪个岗位,是管理还是技术序列,都必须先在‘喷香小炒’完成为期至少三个月的轮岗实习。他们要亲手洗菜、切配、服务最普通的食客,感受最本真的锅气与温情,深刻理解我们‘美食为民、服务大众’的最初信念。同时,‘喷香小炒’也将作为我们探索社区餐饮、承担社会责任的样板,提供平价优质的日常餐食,设立爱心餐位,让美食的温度惠及更多人。”
众人纷纷点头,尤其是小刘,他对那间小小的炒饭店有着最深厚的感情,听到林小风将其置于根基地位并赋予如此重要的战略意义,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无比认同的光芒。
林小风的手指稳健上移,指向架构图的第二个,也是目前社会认知度最高、体量最大的板块:
“第二层级,是我们集团的中流砥柱与品牌核心——‘山海轩’品牌系列。”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而郑重,“‘山海轩’将作为我们面向主流高端市场的旗舰品牌,是集团收入和影响力的主要来源。它不仅要提供无可挑剔的顶级用餐体验,更要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展示‘山海’精湛技艺与独特美食理念的重要窗口作用。”
他特意看向陆子豪:“子豪带来的百味楼部分经典老字号秘方和成熟团队,是宝贵的财富。我们将成立专门的传统菜系创新研发中心,隶属于‘山海轩’体系,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和富有创意的年轻厨师共同参与,对这些秘方进行科学梳理与创造性转化,取其精华,去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让传统名菜在‘山海’的理念下焕发新的生机,并择优融入‘山海轩’的菜单体系。”
“子豪。”林小风点名。
陆子豪立刻挺直腰背,全神贯注。
“你出身餐饮世家,对传统高端酒楼的运营管理、供应链整合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具备了改革的决心和视野。因此,我决定,将‘山海轩’旗下所有现有及未来开设分店的日常整体运营、标准化管理、供应链优化以及传统菜系的创新研发工作,全权交由你负责。希望你能用你的经验和魄力,让‘山海轩’的根基更加扎实,运营更加高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