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暗流与砥柱(2/2)
“第五,一切结论要建立在扎实的证据链上,严禁凭主观臆断定罪!”
这五条原则,条条如铁,直接框定了肃反工作的边界,极大地限制了吴焕仁工作组的随意行动空间。吴焕仁试图争辩,但林峰态度坚决,寸步不让:“特派员,五纵是我和赵政委在负责。出了问题,我们承担主要责任。但在我们的防区,就必须按照既能纯洁队伍、又能保持战斗力的方式来!如果上级认为我们做法不当,可以撤我们的职!”
林峰的强硬,基于他对部队的绝对控制力和赫赫战功带来的威望。吴焕仁最终不得不妥协,同意在纵队党委的框架下进行工作。
在林峰和赵永贵的严格控制下,五纵的肃反工作虽然依旧紧张,但避免了滑向失控的深渊。林峰亲自过问几起关键案件。其中一例,是一名原保安团投诚的炮兵技术骨干被指控为“Ab团”,证据是其与白区亲属有过通信。
林峰没有简单认可指控,而是命令周安民的情报部门秘密调查其亲属背景及通信内容。同时,他让赵永贵找这名干部深入谈话。调查结果发现,其亲属只是普通商人,通信内容也仅是家常问候,并无任何政治密语。而该干部在多次战斗中的表现,尤其是技术上的贡献,有目共睹。
真相大白,这名干部被立即释放,恢复原职。林峰借此机会,在干部大会上严厉批评了办案中的草率作风:“我们要擦亮眼睛,但不能‘眼瞎’!要把真正的敌人挖出来,但不能寒了忠诚同志的心!以后任何审查,必须像这样,用事实说话!”
此举极大地安定了人心,也让吴焕仁工作组的行为不得不更加收敛。虽然仍有少数问题在审查中被发现并处理,但大规模的冤屈得以避免。
这场内部风波的妥善处理,非但没有削弱林峰的权威,反而使其威望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指战员们看到,他们的司令员不仅有战场上的勇猛和战略上的远见,更有在复杂内部斗争中保护同志、维护公正的魄力与担当。他不仅是军事上的支柱,更是政治上的“定盘星”。
就连最初心存不满的吴焕仁,在结束工作离开前,也不得不私下对林峰表示:“林司令员,你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五纵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稳定和战斗力,你功不可没。我会如实向前委反映这里的情况。”
送走吴焕仁,林峰与赵永贵站在指挥部门外,望着月色下安静的营地。
“这股风,恐怕不会轻易停息。”赵永贵忧心道。
林峰目光深邃:“只要我们行得正,坐得直,牢牢掌握住部队,就能在风浪中站稳。接下来,我们必须用更大的军事胜利,来证明我们路线的正确,来凝聚所有人的力量!”
外部敌人的威胁从未远离,而内部错综复杂的斗争也已初露峥嵘。林峰知道,未来的道路,将更加考验他的智慧、意志与手腕。但他的信念,如同磐石,在暗流涌动中,愈发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