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八方瞩目(2/2)
看完后,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一种深沉的疲惫与复杂。
“雨农(戴笠字),这份报告,核实过了吗?”他的声音带着浓重的浙江口音。
侍立一旁的戴笠立刻躬身回答:“校长,已多方核实,虽细节或有出入,但日军一个大队被成建制歼灭,其扫荡被彻底粉碎,应是确凿无疑。这个林峰,原系东北军军官,后投效延安,近年来在晋察冀一带颇为活跃,用兵刁钻狠辣,深得部下拥戴,在其所谓‘根据地’内,声望极高。”
“嗯。”蒋介石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他内心极为矛盾。一方面,八路军毕竟是国民革命军序列,其胜利在名义上也是中国的胜利,于国际观瞻、国内舆论有利,他不得不承认。另一方面,这支不听号令、自行其是,且在战斗中不断壮大的武装,其发展势头让他感到深深的不安和忌惮。林峰这样的“悍将”,更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良久,他缓缓开口:“以军事委员会名义,发一则嘉奖电文。措辞……要妥当,见报。”所谓妥当,即是轻描淡写,模糊其具体战果,避免为他人做嫁衣。
“是。”戴笠心领神会,又低声道:“校长,据报,延安方面对此人极为看重,恐其坐大。且其部与控制晋绥的阎长官(阎锡山)部,亦时有摩擦。我们是否……”
蒋介石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眼下,日本人还是心腹之患。这些事,暂且放一放。但要密切关注,尤其是这个林峰,和他那支队伍的动向。要让我们的人,渗透得更深一些。”
“明白!”戴笠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于是,一则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发出的、语焉不详的嘉奖电文,悄然出现在了《中央日报》不显眼的版面。而在暗中,军统、中统针对八路军,特别是太行山纵队的渗透、侦察和情报收集工作,被提到了更高的级别
当林峰和赵刚在司令部里,几乎同时收到总部热情洋溢的嘉奖令、充满信任的问策密电,以及重庆方面那封冰冷而格式化的嘉奖电时,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延安和总部,是我们的坚强后盾。”赵刚扬了扬手中的电文,语气坚定。
林峰则看着那封来自重庆的电报,冷笑一声:“这封嘉奖令,恐怕比鬼子的炸弹还要让人警惕。老赵,通知敌工部和社会部,今后一段时间,内部的锄奸反特工作,要提到和军事斗争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八方瞩目,既是荣誉,也是压力,更意味着他们从此将站在一个更高的舞台上,面对更复杂的局面和更危险的敌人。但这一切,都只会让他和他的太行山纵队,变得更加坚定,更加不可战胜。
这场胜利的回响,如同一记无声的惊雷,震动了中国抗战的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