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京城密议(上)(2/2)
火器进展不顺,各地粮荒未解,南方战事胶着,刘体纯在山东愈发坐大,郑芝龙雄踞海上,李自成、张献忠盘踞西南……这大清的江山,坐得并不安稳。
“传范文程、宋超。”他沉声下令,有些事情,还得这几个汉官出出主意才行。
不多时,大学士范文程和因献策、办事得力而被提拔为内秘书院学士的宋超,应召入殿。
二人见多尔衮面色不豫,皆小心翼翼,不敢出声。
“都坐吧。”多尔衮指了指旁边的锦墩,语气缓和了一些说,“如今这局势,你们也都清楚。秋后用兵,势在必行。但该如何用兵,先打谁,后打谁,怎么打,你们都说说看。”
范文程与宋超对视一眼,知道这是件棘手的事情,不好回答。
片刻沉默后,范文程率先开口,他老成谋国,语气沉稳道:“摄政王明鉴。如今我大清看似势大,实则四面皆敌,若同时用兵,恐力有不逮,反受其困。奴才以为,当行分化瓦解,远交近攻之策。”
宋超接口,他思路更为活络,言辞也更为直接,缓缓说道:“范大人所言极是。奴才细观各方势力,其心不一,其利不同。
刘体纯据山东,火器犀利,然其根基尚浅,所求者,无非是一块安身立命、发展壮大之地。
郑芝龙雄霸海上,重利轻义,所求者,无非是垄断海贸,保全其家族富贵。
何腾蛟等南明残余,内部倾轧,各有算盘,其志不过偏安一隅。”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声音高了几分说:“反观那弘光小朝廷,虽昏聩无能,却占着正统名分,是江南士民心中所系;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与我大清有破国毁家之恨,且反复无常,绝无归顺可能。
此三者,乃我大清心腹之患,必先除之!”
范文程捻须点头,补充道:“宋学士分析得透彻。奴才以为,可效仿古人,行‘推恩令’,亦可称‘分封策’。对刘体纯、郑芝龙、何腾蛟此等拥有实力、又可争取之辈,不妨许以高官厚爵,裂土封王!使其与南明正统、流寇势力离心离德,甚至为我所用。”
“哦?具体如何分封?”多尔衮来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问道。
宋超压低声音,详细阐述其阴险计划。
“可封刘体纯为东海王,承认其对山东的全权统治,并可许诺将江苏淮北部分地域划归其管辖。以此换取其暂息兵戈,甚至默许我大军南下。
可封郑芝龙为南海王,承认其对福建及江西南部、广东东部的控制,允许其继续垄断海上贸易,换取其水师不与我为敌,甚至借道运兵。
可封何腾蛟为南天王,辖制两广及贵州等地,使其与福建的郑芝龙、湖广的其它南明势力互相牵制。”
范文程阴恻恻地笑道:“此计若成,则可一举数得。一者可稳住刘、郑、何,使我大军可专心对付弘光、李闯、张献忠。二者,此三人一旦接受封号,便等于承认我大清为正朔,与南明决裂,其麾下人心必乱。三者,所谓封地,多是与他人接壤或有争议之地,如江苏部分在弘光手中,江西、广东需与何腾蛟等争夺,此举无异于驱狼吞虎,让他们自己去互相厮杀,消耗实力。
待我大清平定其他势力,稳固根基后,再腾出手来,收拾这些‘王爷’,岂不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