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人心最难过(2/2)
“文丞相…他是忠臣,是好人!老倌岂会不知!可他已经陷在那里了!您去能做什么?”
“陈宜中那老狗,您也看见了!他就是滩烂泥!手无缚鸡之力!真要在大都遇上点风吹草动,他除了尿裤子拖后腿,还能干什么?只会害得您…害得您十死无生啊,公子!”
他越说越激动,胸膛剧烈起伏,噗通一声重重跪在赵昺面前,花白的头颅深深叩下:
“老倌求您!求您看在…看在老倌将当年从海里捞回来的份上!别去!实在不行…实在不行您就派别人去!”
“老倌…老倌替您去!老倌这条命不值钱!死了也就死了!可您是大伙的主心骨!是咱们汉人在南洋的希望!您不能有闪失啊!”
他抬起头,眼神坚定,甚至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凶狠:
“若您执意要去?那老倌舍了这南洋一应产业!舍了这条老命!也定要跟在您身边!寸步不离!那陈宜中靠不住!老倌得护着您!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把您从大都活着带出来!”
雅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檀香依旧,阳光依旧,但气氛却沉重得让人窒息。
陈老倌跪在地上,如同一座沉默而倔强的山,用他最质朴、最直接、也最不容置疑的方式,宣告着他的底线。
守护赵昺的性命,高于一切,包括他自己的命,包括他们好不容易在南洋打下的基业。
赵昺看着眼前这位老人,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走到陈老倌面前,俯身,双手用力,想要将他搀扶起来。
陈老倌的身体僵硬着,带着一种无声的抗拒。
“三爷。”赵昺的声音放得极缓,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和解释的意味:“起来说话,吾便告知您为何?”
他扶着陈老倌的手臂,感受到那苍老身躯下蕴含的倔强力量。
赵昺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吾知道,大都凶险。也知道,陈宜中不堪大用。”
“但文山公,非救不可。”
“他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大宋最后不肯弯下的脊梁,是天下汉人心头那盏不肯熄灭的灯。”
“他活着,就是一面旗。”
“吾在南洋聚拢人心,靠的是汉商汇的利,是抱团取暖的势。”
“然,若想真正凝聚起中原人心,点燃那燎原之火。”
“文山公这盏灯,这面旗,必不可少!”
“救他,不是为了旧情,是为了…日后。”
赵昺的声音不高,试图让这位只关心他生死的老人,理解那更深远、更重要的意义。
“至于安危?”赵昺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吾,自有计较,并非莽撞行事。陈宜中,自有他的用处,非是倚仗其力。”
他顿了顿,看着陈老倌依旧充满忧虑和不信的眼神,只能用上了最重的砝码:
“三爷,你信吾一次。”
“就如同当年在崖山海里,吾能活下来一样。”
“这一次,吾也必会带着文山公,活着回来见你。”
陈老倌的身体一震,想起了那个在滔天巨浪中死死抓住浮木、眼神同样不肯熄灭的小人儿。
他嘴唇哆嗦着,最终所有的担忧、恐惧、不甘化作了一声沉重的、带着无尽担忧却终究选择了服从的叹息。
任由赵昺将他扶起,粗糙的大手紧紧抓住赵昺的手臂,声音嘶哑:“公子,您一定要活着回来!老倌这条命就拴在您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