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聚将(1/2)
凛冽的寒风,归抚使昝顺踏雪而来,心中不免几分疑虑与审慎。
新至蜀地的平章政事立智理威,虽年未及而立,却是出身贵胄,曾侍东宫,典掌机要,更以“谨慎勤勉、通晓汉文化”着称。
是故虽年少,已被今上委以稳定蜀地之重任。昝顺深知,此等人物,绝非池中之物,早晚要回归元廷中枢位列枢要。
平日里,二人彼此政务互不干涉,相敬如宾,今日骤然相召,不知是何要事。
临近堂内,昝顺整理了一下衣冠,祛除一身寒气,方才举步踏入温暖如春的中堂。
然而,堂内的气氛却与炭火的暖意截然不同。
年轻的平章大人并未如往常般在案后批阅文书,而是独自负手立于窗前,愣愣的望着窗外混沌的天地。
整个人,背影僵直,且眉宇紧锁,竟似未察觉他的到来。
这道窗边凝重的侧影,让昝顺心头一跳,只感大事不妙。
他轻咳一声,躬身行礼,打破了满室的沉寂:“安抚使昝顺,叩见平章大人。不知大人召下官前来,所谓何事?”
听到耳畔问询之声,立智理威从极深的思绪中惊醒,倏然回身。
平日脸上惯常的沉静已被一种极力压抑的阴郁所取代,他摆了摆手,示意昝顺在旁侧的座椅落座。
立智理威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开门见山道:“昝安抚,不必多礼。今日请你来,是有一事,需你参详。”
“凌霄城下,我军三处大营,驻守的上万探马赤军……已被全数歼灭,营盘尽毁,将士……皆成冻殍。”
“什么?!”昝顺刚刚沾到椅面的身体一下弹起,脸上血色褪尽。
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他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三处大营?上万探马赤军?全……全没了?”
他声音发颤,“大人,此事……此事当真?如今蜀地初定久矣,是谁……谁人有如此胆量,如此手段,能做出这等……这等恶行?!”
昝顺重新跌坐回去,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顶门,比屋外的风雪更甚。
那可是上万探马赤军!?
纵然非蒙古本部精锐,亦是征战多年的悍卒,驻扎于凌霄城要地之下,竟被人无声无息地连根拔起,简直就是一桩闻所未闻的滔天祸事。
他的脑海中飞速闪过蜀地残余的几股势力,却无一家能有此雷霆手段。
立智理威将昝顺的震惊与失措尽收眼底,随即道出蒙古万户赴死前,交待了关于在大营发现的细节情况……等待对方消化这个可怕的消息。
堂内只剩下炭火燃烧的哔剥声,以及昝顺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空气中弥漫开一种风雨欲来的压抑,比之前四位蒙古将领请罪时,更加沉重,更加莫测。
昝顺从巨大的震惊中勉强定下心神,深知此事非同小可,措辞必须万分谨慎。
他微微欠身,语气凝重:“平章大人明鉴,下官……下官一时之间,实在无法揣测这股敌军究竟从何而来,其行踪如此诡秘,手段如此……酷烈。”
他略一沉吟,试图从混乱中理出一丝头绪,“不过,观其行事,不敢明目张胆与我大军对垒,只敢趁虚而入,行此雷霆一击而后隐匿无踪,可见其总体实力,或许并未强大到足以正面抗衡我大军的地步。”
他抬眼看了看立智理威的神色,试探性地说道:“或许……有一种微末的可能。是那因守凌霄孤城的宋军残部,自知困守绝境,粮秣难继,故而倾巢而出,行此殊死一搏,偷袭大营所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