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面见吕不韦,言辞藏锋芒(2/2)
他故意把“赵小乙”改成“赵乙”,模糊之前在栎阳关卡用的名字,又用“远房表姐家的儿子”“家乡遭灾”的说法,堵住吕不韦对“赵姓”的追问——赵姓虽敏感,但“远房亲戚”的身份,比“商队学徒”更难追查,也更符合“带在身边学本事”的理由。说话时,他悄悄用手肘碰了碰赵盘,示意他别紧张。
吕不韦的目光在赵盘脸上停了两秒,又扫过林越的眼睛,见林越神色自然,连眼尾都没跳一下,赵盘则一直低着头,只有肩膀偶尔微抖,倒真像个怕生的少年,才缓缓点头:“既如此,便让他跟着你学吧。只是咸阳不比齐地,规矩多,尤其是相府周围,别让他乱走,免得冲撞了贵人,惹来麻烦。”
话里带着警告,却也默认了这个说法,算是暂时放下了对赵盘的怀疑。
堂外突然传来侍卫的通报,声音洪亮却不刺耳:“相爷,齐国‘海盐商号’的人到了,已在府外候着,说带了新晒的海盐,想请相爷品鉴。”吕不韦起身,整理了一下锦袍的褶皱,对林越道:“林先生若真能促成齐秦贸易,便是秦国的功臣。我已让人在相府西侧的‘墨香院’安排了住处,院里有书房,你若想琢磨商路,也方便。先歇着,明日卯时,再到前堂议商道的事。”
他话说得客气,却没提“放林越等人出府”——安排在相府西侧,美其名曰“方便”,实则是将他们放在眼皮子底下监视,连赵盘的一举一动都能盯着。林越心里清楚,这“暂时信任”像层薄冰,只要稍有不慎,就会碎裂。
“谢相爷体恤。”林越躬身行礼,退到一旁,看着吕不韦带着侍卫离开,玄鸟纹锦袍的下摆扫过案角,带起一阵微风,吹得竹简轻轻晃。
直到议事堂的门关上,林越才悄悄松了口气,后背的衣衫已被汗水浸湿,贴在皮肤上,凉得发紧。眼前的淡蓝色面板突然弹出提示,兰草香的雾气里,微光格外清晰:
【权谋应对成功——通过“齐商谋士”人设塑造(齐地锦袍\/鱼纹刺绣\/鲁缟商路图)、话题引导(抛出水运商道+具体方案转移关注点)、细节规避(改名“林砚”\/模糊“远房亲戚”关系),化解吕不韦“身份试探+见识试探+赵盘试探”三重危机,面板提示:口才(权谋):圆满96.8%→98.2%(+1.4%),获得吕不韦“暂时信任”(信任度45%,处于严密监视状态),解锁“话术引导”核心效果:可通过“利益具象化”(如五百斤海盐\/两百匹丝绸)转移对方对核心目标的关注度,引导决策偏向自身预期,降低试探频率30%】
“吕不韦没完全信我们,墨香院肯定有眼线。”项少龙压低声音,目光扫过堂外跟着的相府侍卫——那侍卫站在廊下,背对着他们,却时不时用眼角余光瞟过来,显然是在监视。“今晚别点灯太晚,也别私下说话,用手势交流。”
林越点头,看向身边的赵盘,少年正偷偷抹手心的汗,木片上的字迹晕得更厉害了。见林越望过来,他小声问:“林先生,我刚才……没说错话吧?我好像把‘管账’说成‘算账’了……”
“没说错,”林越摸了摸他的头,指尖能感觉到少年头发里的汗湿,“‘算账’比‘管账’更像学徒说的话,更真实。记住,下次在相府,多听、多看、少说话,就算要说,也说些‘学徒该说的’,比如‘账册怎么记’‘货物怎么点’,别扯别的。”
赵盘点点头,把木片小心翼翼地塞进怀里,贴在衣襟上,像抱着块护身符。
相府西侧的“墨香院”不大,却收拾得整洁,院里种着两株桂花树,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层碎金。房间里的陈设简单:一张木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桌上摆着套秦国特有的黑陶茶具,杯沿有细小的冰裂纹。窗纸是半透的,能看到外面巡逻的侍卫,脚步沉稳,每炷香的时间就会绕院走一圈,像在画牢。
林越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咸阳城的宫墙,宫墙上的玄鸟旗在风里猎猎作响,像在宣告着这里的掌控者。他握着腰间的青铜剑,剑鞘凉得能让脑子更清醒——接下来的日子,不仅要应对吕不韦的监视,还要找机会联系墨家在咸阳的据点(老卒说据点在“西市布庄”,暗号是“要齐地鱼纹布”),为赵盘“认祖归宗”做准备。
夜色渐浓,相府的青铜灯一盏盏亮起,灯光透过窗纸,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像藏在暗处的眼睛。赵盘坐在书桌前,假装翻看账册,实则在偷偷用炭笔在木片上写“墨香院有眼线”,字迹比之前工整了些,却还是透着紧张。林越走到他身边,轻轻敲了敲桌面,指了指账册上的“海盐数量”,又指了指窗外——用手势告诉他,明天议商道时,要多提“海盐”“丝绸”,少提别的。
赵盘点点头,把木片藏进账册里,继续翻看。窗外的桂花香飘进来,混着兰草香,却驱不散这庭院里的压抑。林越心里清楚,这只是权谋交锋的开始,咸阳城里的漩涡,比之前遇到的刺客、沙尘暴更凶险。但他有圆满的口才、精进的剑法,还有身边渐渐成长的赵盘,总能在这漩涡里,找到一条通往光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