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 > 第140章 春晚节目组

第140章 春晚节目组(2/2)

目录

我们更看重的是‘新交响’这个形式本身所代表的方向和意义。”

她看着斯语,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试探。

“我们想知道,以您的能力和积累,是否有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创作出一首适合春晚舞台的、既能体现民族特色、又具备一定规模和气势的‘新交响’片段或者精简版作品?

哪怕只是一个乐章,一个精彩的核心段落,只要能展现出这种音乐形式的独特魅力,我们就觉得意义非凡。”

斯语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

春晚节目组的到来,确实在他意料之外,但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春江花月夜》造成的轰动效应,春晚这个最高舞台不可能不关注。

他们这是在投石问路,想借助他的力量,为春晚注入一股新鲜而高质的文化活水。

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巨大。

对于任何一位传统作曲家来说,这几乎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斯语不是传统作曲家。

他的脑海中,地球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宝库里,适合节庆气氛、场面恢弘、又能在较短时间内排演成功的作品,并非没有。

他微微阖眼,脑海中飞速闪过几个备选方案。

是选择那首气势磅礴、描绘节日欢庆场景的《庆典序曲》?

还是那首融合了南北民歌素材、热闹喜庆的《春节序曲》变奏?

亦或是另一首同样经典、充满活力的《金蛇狂舞》的扩展版?

片刻后,他睁开眼,看向紧张等待的王导演和一旁同样屏息的顾磊,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王导演,感谢春晚节目组的看重。

‘新交响’作品……我这里,确实有一个初步的构想,或许适合春晚的舞台。”

他没有把话说满,但“初步构想”几个字,已然让王导演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是一部描绘传统佳节、万家灯火、普天同庆场景的作品,基调是热烈、恢弘、充满希望的。”

斯语缓缓描述着,仿佛在勾勒一幅早已存在于心的画卷,“音乐语言上,会充分运用民族乐器的特色,展现我们自己的韵律和色彩,同时融入交响化的思维,让音响更立体,气势更磅礴。

如果乐团状态好,配合默契,呈现出一个八到十分钟左右的完整乐章,应该问题不大。”

王导演激动得几乎要站起来:“太好了!斯语先生!只要有雏形,有方向,我们就敢赌这一把!

我们立刻协调最好的民族乐团资源,帝都民族乐团那边我们可以全力沟通,确保排练时间!

您需要什么支持,尽管提!”

斯语点了点头:“乐谱,我会尽快完善。

至于乐团,就帝都民族乐团吧,合作过,有默契。

时间确实很紧,需要他们全力配合。”

“没问题!一切以您这边为准!”王导演立刻保证道。

送走激动不已的王导演,顾磊看向斯语,眼神中充满了惊叹与一丝担忧,“老板,这时间……真的来得及吗?春晚可不是一般的舞台。”

(我亲爱的读者们,看到了吗?创作的第21天,本书出评分了,虽然有点低,但是感谢大家的支持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