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 > 第149章 协奏组曲

第149章 协奏组曲(1/2)

目录

(感谢位置送的催更符)

其配乐,由谭盾创作,将民族乐器(如马头琴、葫芦丝、巴乌、笛箫)与西方管弦乐完美融合。

既有江湖的写意,又有情感的浓烈,更充满了空灵、寂寥的东方意境,与影片主题相得益彰,成为了影史经典。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迅速变得清晰。

《洪荒》是面向远古的宏大叙事,而《卧虎藏龙》的音乐世界,则是将东方武侠的“意”与“情”,用音乐极致化的现代表达。

两者路径不同,却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探索和确立属于东方的、现代的音乐语言。

更重要的是,《卧虎藏龙》的配乐,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极具艺术价值的音乐体系,完全可以作为一部独立的交响组曲或协奏曲存在。

斯语不再犹豫。

他暂时将《洪荒》的资料推到一边,铺开了新的谱纸。

这一次,他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再创造”,更多的是精准的“复现”与“适配”。

他回忆着地球版本《卧虎藏龙》原声配乐中那些经典的段落:

《ALovebeforeti》(月光爱人)的缱绻深情与宿命感;

《theEternalVow》(永恒的誓言)的主题旋律,悠远、哀伤,却又带着决绝的力度,如同李慕白与俞秀莲压抑而深沉的情感;

《desertcapriio》(沙漠奇想)的异域风情与紧张刺激;

《NightFight》(夜斗)中鼓点与器乐交织出的凌厉与写意;

以及贯穿始终的,那种属于江湖的寂寥、人性的挣扎与东方的宿命哲学。

他需要将这些散落的珍珠,重新编织成一个适合音乐会演奏的、结构完整的组曲。

同时,要确保马头琴的苍凉、笛箫的空灵、巴乌的哀婉、琵琶的铿锵等诸多民族乐器的特色。

在与管弦乐团的融合中,既不失其本色,又能营造出更为丰富的音响层次和戏剧张力。

这对他而言,是一项精细的工作。

他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笔尖流淌出的音符,时而如江南水乡的氤氲雾气,时而如西北大漠的烈烈风沙,时而又如月下竹梢的轻轻摇曳,充满了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东方韵味。

他特意强化了“寂”与“动”的对比。

在描绘江湖意境、人物内心时,音乐往往留白甚多,以单一乐器(如箫、笛、琵琶)的独奏或少量乐器配合。

营造出空灵、幽远的氛围,这正是东方美学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体现。

而在表现打斗、追逐或情感爆发时,则动用全部乐队的力量,尤其是打击乐和低音声部,营造出强烈的节奏感和戏剧冲突。

经过一段时间的闭门创作,一部名为《卧虎藏龙》的协奏组曲的乐谱,逐渐在斯语笔下成型。

它包含了数个乐章,既能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共同构筑了一个充满东方武侠意境与人性挣扎的音乐世界。

完成初稿后,斯语将顾磊唤来书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