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天青色(1/2)
陆寻清澈而温柔的嗓音缓缓吟唱: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优美的旋律,诗意的歌词,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当副歌部分“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响起时,那种极致浪漫、充满东方宿命感的意境,彻底征服了听众!
【卧槽!这是歌?这分明是一幅水墨画!一首抒情诗!】
【‘天青色等烟雨’……这句词简直神了!怎么想出来的!】
【听着这首歌,我好像看到了雨中的瓷器和那个等待的身影,太美了!】
【问徵牛逼!陆寻唱得也太好了!】
【我之前对瓷器无感,听完这首歌,突然好想去博物馆看看青花瓷!】
【这才是我们大秦应该有的音乐!充满了文化底蕴和东方美感!】
《青花瓷》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迅速席卷各大音乐榜单。
其独特的中国风风格,典雅唯美的词曲,在充斥着情爱吼叫和电子节奏的市场中,如同一股清流,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更重要的是,这首歌仿佛具有某种魔力。
它成功地激发了无数听众对“青花瓷”这一传统工艺品的浓厚兴趣。
各大博物馆陶瓷馆的参观人数悄然增加。
网络电商平台上,“青花瓷元素”、“同款”等关键词搜索量直线上升。
甚至连景德当地的旅游部门都惊讶地发现,咨询和预订当地陶瓷文化体验游的年轻人,比往常多了不少!
一首歌,竟然真的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对一种传统工艺的认知和态度。
斯语在云顶苑,看着《青花瓷》一路飙升的数据,以及网络上引发的关于瓷器文化的热烈讨论,神色平静。
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用美的作品,唤醒人们对自身文化之美的感知与热爱。
这比任何口号式的宣传,都更加有力。
他关掉音乐平台的页面,目光重新投向电脑屏幕上《封神演义》的文档。
姜子牙即将遭遇劲敌,十绝阵已布下,更惨烈也更精彩的神仙杀劫,即将拉开序幕。
他的笔,再次在键盘上飞舞起来。
文化的种子已经播下,他需要耕耘的天地,还有太多,太多。
《青花瓷》的持续火爆,带来的不仅仅是榜单上的排名和街头巷尾的传唱。
更深远的影响,开始在文化层面和实体经济层面悄然显现。
首先是在知识传播领域。
随着歌曲热度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对歌词中那句点睛之笔“天青色等烟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天青色”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颜色?
为什么烧制最上品的青花瓷,需要“等烟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