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 > 第170章 悲伤浪潮

第170章 悲伤浪潮(2/2)

目录

不能就我一个人致郁![狗头]言吾《百年孤独》链接在此,不用谢我,我叫雷锋。”

这些风格各异、却都带着强烈个人感受的安利,如同病毒般在网络上扩散。

它们没有剧透关键情节,却精准地抓住了那弥漫全书的、宿命般的诗意和悲伤内核,勾起了更多人的好奇心。

于是,一股“逆流”开始出现。

许多原本因为前期口碑两极分化而观望,或者之前尝试阅读却因不适应而放弃的读者,再次被吸引了回来。

他们带着“我倒要看看有多致郁”、“真有那么神?”的心态,重新点开了《百年孤独》。

这一次,有了心理准备,他们不再纠结于复杂的人名和前期的“散乱”,而是尝试着去感受那种独特的叙事节奏和文字背后涌动的情感。

结果便是,悲伤开始大规模蔓延。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不该不信邪回来看的……现在哭成狗。】

【‘马孔多在下雨’……这句话现在像魔咒一样在我脑子里循环。】

【看到最后奥雷里亚诺破译羊皮卷,发现一切早已注定,那种无力感……绝了。】

【这书名取得真他娘的好!百年,孤独,一个字都不浪费!】

【言吾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么能写出这么绝望又这么美的故事?】

更多的人看完后,带着一种“洗礼”后的复杂心情,加入了安利大军。

他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感受,有的写长篇分析,有的画同人图,有的剪辑意境视频,有的只是简单一句“去看,不看你后悔”。

《百年孤独》的评论区,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很少有争论,更多的是分享阅读感悟、解读细节、以及……“欢迎新人入坑”的“哀悼”式问候。

数据不会说谎。

《百年孤独》的均订、阅读时长、读者留存率等核心指标,在完结后不仅没有回落,反而逆势上涨,持续攀升!

其口碑更是爆裂,在各大图书评分网站上均获得了惊人的高分。

文学评论界也彻底沸腾,赞誉之词毫不吝啬,称其“重新定义了网络文学的深度与广度”、“展现了汉语叙事的另一种可能”。

就连之前那位提醒斯语的老学者,也公开发文,盛赞斯语“完成了一次伟大的文学冒险,展现了一位真正艺术家的勇气与担当”。

云顶苑内。

顾磊向斯语汇报着《百年孤独》引发的这场持续发酵的“悲伤”浪潮和惊人的长尾数据。

“老板,这部作品的后续影响力,恐怕会超出我们最初的预期。它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小说了,更像是一个……文化现象。”

斯语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沉落的夕阳,金色的余晖勾勒出他平静的侧脸。

“嗯。”他淡淡应了一声。

这个结果,他并不意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