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 > 第181章 交流活动

第181章 交流活动(2/2)

目录

当晚,作为东道主的江南分会,在“曲苑”另一处更为开阔的临水厅堂“翰墨轩”设宴,款待四方来宾。

斯语在顾磊的陪同下步入“翰墨轩”,眼前的景象让他微微挑眉,感到一丝不同于寻常商务宴请或现代派对的别致趣味。

这里没有圆桌围坐,取而代之的是错落有致的自助餐台,上面摆放着制作精巧的江南点心、时令鲜果和清茗美酒。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并非这些饮食,而是在厅堂四周、廊柱之间、甚至靠窗的明亮处,分散设置着数十处小巧的书案!

每一张书案上都整齐地陈列着文房四宝——质地上乘的宣纸、大小不一的湖笔、端砚徽墨,旁边还配有清水与笔洗。

柔和的灯光聚焦在案头,仿佛在无声地邀请着宾客。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纸香与食物香气、草木清气的混合味道,营造出一种既风雅又放松的独特氛围。

穿着素雅旗袍或中式短褂的服务生安静地穿梭其间,添茶倒水,更换纸张。

这并非觥筹交错、喧闹敬酒的寻常宴会,而是一场以文会友、以墨抒怀的“文宴”。

斯语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形式的聚会,觉得颇为新奇。

他看到已经有不少人三三两两聚在书案旁,有的凝神静思,有的挥毫泼墨,有的则围在一旁低声品评,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或赞叹。

年长者气定神闲,年轻人跃跃欲试,男女皆有,粗略看去,怕是有近百人,远非白日诗会那十几位核心代表可比。这才是大秦诗词协会更为广阔的生态缩影。

“老板,这种文宴在协会内部传统悠久,算是比较轻松的交流方式。”

顾磊在一旁低声解释,“大家可以随意创作,互相观摩,不拘题材,不论水平,重在参与和交流。”

斯语点点头,信步走向一处人稍少的书案。

他自己的毛笔字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算是脱离了“不堪入目”的阶段,达到了结构平稳、笔画清晰的“中等水平”。

放在普通人里还算不错,但置身于这文人墨客汇聚之地,恐怕也就只是“能看”而已,与那些自幼习字、功底深厚者相比,差距明显。

他并不在意。

取了一支中楷狼毫,在端砚中轻轻掭了掭墨,略一沉吟,并未写自己那些“搬运”来的惊世之作,而是随意默写了一首地球上传诵较广、但意境清雅的小诗,内容与眼前荷塘夜色颇为应景。

他写得不算快,力求每个字都工整到位。

写罢,自觉尚可,便搁笔静立,欣赏着墨迹未干的字迹。

很快,他这边也吸引了一些人驻足观看。毕竟“斯语”之名,经过白日三轮,已是无人不晓。

“斯语先生这笔字……倒是质朴沉稳。”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仔细端详后,委婉评价道。

旁边几人微微点头,显然也看出其书法并非所长,但出于礼貌,更多是称赞其诗作选得好,意境清幽。

斯语坦然接受,微笑道:“书法一道,博大精深,我仅是初窥门径,还需向诸位前辈同道多多学习。”

他态度谦和,毫无少年得志的骄矜之气,让周围不少原本因他才华过高而有些距离感的人,心生好感。

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略显激烈的讨论声,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斯语也循声望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