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双面绣(2/2)
图样以中秋为主题,但并未简单地绣上玉兔、月亮。
苏秀娥的设计是一幅名为《月华流照》的双面绣屏风,一面以极细的丝线绣出云破月来的朦胧光影。
另一面则绣着斯语那首《静夜思》的意境,窗前明月,地上清霜,针脚细密,将诗词的静谧与乡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刘锦程则带来了一款名为《千里共婵娟》的提花织锦面料,图案将传统的缠枝莲花纹与抽象化的水波月光纹结合,既华贵又充满现代感,计划用于制作限量版的礼服和丝巾。
这个名字的灵感,自然也来源于斯语“创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斯语仔细审阅着这些凝聚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设计,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主要是关于色彩过渡的细腻度和图案虚实结合的比例。
他知道,这些作品将在中秋晚会的一个特别环节中展示,并同步在言究堂的电商平台和线下体验店发售。
这不仅是非遗技艺的展示,更是让传统文化以优雅的姿态,融入当代生活的尝试。
处理完这些,夜色已深。
斯语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却没有丝毫睡意。
他打开音乐制作软件,再次调出了《但愿人长久》的工程文件。虽然主体已经完成,但他还在反复打磨编曲中的一些细节——
前奏古筝的轮指是否再清脆一些?
间奏笛子的气息是否再悠长飘渺一些?
和声进入的时机是否能更触动人心?
他追求的不是技术的复杂,而是那份最能传递中秋月夜、千里相思与美好祝愿的、恰到好处的情感共鸣。
窗外,月华如水,静静地洒在帝都的万家灯火之上。
云顶苑的书房里,斯语沉浸在他的创作世界中,为即将到来的、承载了无数人团圆期盼的夜晚,精心准备着一份文化的厚礼。
这台晚会,于他而言,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重要的文化表达,是他将源自地球的古老东方诗意与现代审美融合,呈现给亿万观众的一次实践。
每一步准备,都必须力求完美。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
万众瞩目的大秦联邦国家电视台中秋晚会,终于在皎洁的明月下揭开了神秘面纱。
晚会一开始,便以精心设计的“月下园林”舞台震撼了所有观众。
全息投影技术营造出的朦胧月色与实体搭建的亭台水榭完美融合,仿佛将一座浓缩的江南园林搬上了舞台,移步换景,美不胜收。
开场歌舞《锦绣华章》并非简单的热闹堆砌,而是以丝竹管弦为主,辅以优雅的群舞,展现了“月下赏乐”的雅致意境,瞬间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中秋之夜。
第一个小高潮出现在“望月·思乡”篇章。
当灯光暗下,一束清冷的追光打在舞台一侧,身着素色长衫的凌云悄然现身。
他没有华丽的妆造,只有一身沉淀下来的气度。
前奏响起,是经过改编的、带着浓郁京剧韵味的过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