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 > 第238章 至高地位

第238章 至高地位(2/2)

目录

“更重要的是,”范德堡教授的声音变得严肃,“它触及了科学探索本身的一些根本性伦理问题,以及文明在宇宙中可能面临的终极困境。

书中所描绘的‘智子’锁死基础科学,虽然目前看是幻想,但其背后的思想实验价值,不亚于我们很多严肃的学术讨论。

我认为,言吾先生的作品,不仅仅是拉高了科幻小说的上限,它更是在拓展我们所有人,包括科学家,对宇宙、对文明、对未来的认知边界。”

这番发言,经由全球各大权威媒体的报道,瞬间引爆了西方舆论场。

范德堡教授,这位在物理学界堪称泰斗的人物,其评价的分量远超任何文学评论家。

他的公开赞誉,等于是在全球最顶尖的学术殿堂里,为《三体》举行了一场加冕礼。

紧接着,仿佛打开了闸门,更多西方世界着名人士的赞美之声喷涌而出。

以宏大的“基地”系列闻名于世的科幻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后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三体》展现了一种与西方科幻截然不同的哲学气质和叙事格局,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让人看到了科幻文学新的可能性。”

好莱坞顶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某个电影节的访谈中直言,“《三体》是我读过最雄心勃勃的科幻故事,它处理的是宇宙尺度的命题。

如果有一天它能被搬上银幕,那将是电影技术的终极挑战,也是对人类想象力的终极致敬。”

甚至连以深刻剖析人类社会结构着称的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也在他的专栏中写道:

“《三体》以其‘黑暗森林’状态,巧妙地绕开了西方自由主义与各种社群主义的争论,直接呈现了一个前符号化的、赤裸的生存竞争宇宙图景,这为我们反思地球上的政治提供了极其辛辣的隐喻。”

这些来自不同领域、极具分量的赞美,如同汇流的江河,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舆论洪流。

各大国际主流媒体,《时代周刊》、《经济学人》、BBC等,纷纷以“来自东方的思想风暴”、“重新定义科幻的杰作”、“让西方重新审视宇宙的中国小说”等标题进行深度报道。

“言吾(YanWu)”和“三体(TheThree-BodyProble)”迅速成为全球网络搜索热词。

其英文版在环球书城(GlobalRead)的销量呈爆炸式增长,长时间霸占全球畅销榜榜首,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引发了世界性的阅读热潮。

在大秦联邦内部,这种国际性的巨大声誉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如果说之前《三体》在国内的热度更多局限于特定圈层和深度读者,那么此刻,伴随着“诺贝尔奖得主倾力推荐”、“好莱坞大导称之为终极挑战”等标题的狂轰滥炸。

普通民众,即使他们可能没有读过甚至看不懂《三体》,也突然清晰地意识到了一件事。

这部由我们国家的作家创作的小说,达到了让全世界顶尖人物都为之惊叹、为之折服的“至高地位”。

一种与有荣焉的民族自豪感,混合着对作者斯语(言吾)近乎神话的崇拜,在社会情绪中弥漫开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