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 > 第64章 双喜临门添新丁,海龙船队再扩张

第64章 双喜临门添新丁,海龙船队再扩张(2/2)

目录

但喜悦之余,现实的考量也摆在了面前。家里添了一口人,开销自然会更大。而且,之前因为照顾晶晶和等待孩子出生,第二条船的计划已经耽搁了太久。渔业三队那边虽然收了定金,但迟迟不过户,对方也催问了几次。

这天晚上,哄睡了孩子,孟礼欢搂着韩晶晶,商量起正事。

“晶晶,海娃也满月了,你身体也恢复得挺好。俺寻思着…那第二条船,不能再拖了。三队那边催了,再不过户,怕是要黄。”孟礼欢小心翼翼地说道。

韩晶晶靠在他怀里,点点头:“嗯,俺知道。家里现在开销大,是该忙活正事了。你放心去吧,俺和娘能照顾好海娃和丫蛋。”

得到妻子的支持,孟礼欢心里踏实了。

第二天,他就带着尾款,去渔业三队办理了正式的过户手续。“辽渔3107”正式成为了他的第二条船。他将其命名为“海龙二号”,寓意着它是“海龙号”的兄弟船。

船是买回来了,停靠在靠山屯的小码头,比旁边的“海龙号”大了一圈,颇有些气势。但接下来问题来了:船员不够了。

一条船至少需要四五个可靠的人手。老刘、栓柱、李老蔫、孟礼兵这原来的班底,负责“海龙号”刚好。“海龙二号”需要一套全新的班子。

消息一放出去,整个靠山屯乃至附近村子都轰动了!谁不知道跟孟礼欢干能挣钱?以前是没位置,现在机会来了!

应征者几乎踏破了孟家的门槛。有毛遂自荐的,有托关系说人情的,有父母领着儿子来的…码头上整天都聚着一群青壮劳力,眼巴巴地等着孟礼欢来挑人。

这次孟礼欢格外谨慎。他深知船员的重要性,不仅要有力气、懂水性,更重要的是人品可靠、听话守规矩。他没有急着做决定,而是像选秀一样,一个个仔细考察。

他让报名的人都跟着“海龙号”出一次海,不图他们干多少活,就观察他们的表现:怕不怕晕船?手脚利不利索?听不听指挥?会不会偷奸耍滑?回来后再一个个谈话,了解家庭情况和个人脾性。

经过几天的筛选,他最终挑中了三个人。

一个是屯里另一个老实巴交的后生,叫石墩子,力气大,水性好,话不多但干活实在。

一个是邻村的一个小伙子,叫水生,家里是世代渔民,对海洋有种天生的熟悉感,人也机灵。

最后一个,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是以前跟孟礼欢混过、后来被刘刀子教训过的二流子之一,叫马小军。这小子以前确实浑,但这次是真心想改好,报名最积极,考察期间也最卖力,眼神里透着股渴望重新做人的劲儿。孟礼欢观察了他很久,觉得他是真心想改变,最终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海龙二号”的船长,孟礼欢思考再三,决定由自己亲自担任。这条船吨位大,要去更远的海域,甚至要兼顾孤岛的开发,他必须亲自坐镇。而“海龙号”则完全交给了老刘负责,提拔栓柱当了大副。

新的船队架构就此形成:

“海龙号”:船长老刘,大副栓柱,船员李老蔫、孟礼兵。

“海龙二号”:船长孟礼欢,大副(暂缺,由孟礼欢兼任),船员石墩子、水生、马小军。

孟家拥有了两条渔船!这个消息再次震动了四方。孟礼欢没有举行什么仪式,只是把新旧船员召集到一起,开了个简单的会,重申了规矩和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对马小军,更是单独叮嘱了几句。

看着码头上一大一小、一新一旧两条船,看着身边精神抖擞的船员们,孟礼欢心中豪情万丈。他的海上事业,终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双喜临门,家业两旺。孟礼欢站在人生的又一个高点上,眺望着更加广阔的蔚蓝。他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此刻,他的舰队,已然初具雏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