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在上海有个女儿 > 第28章 重新学习的舞步

第28章 重新学习的舞步(1/2)

目录

晓梦离家后的日子,像一盘被抽走了主旋律的磁带,剩下的只有模糊的背景噪音,单调而冗长。肖霄和苏晨,这两位在商海浮沉和命运捉弄中都能彼此扶持、屹立不倒的伴侣,却在这突如其来的、过分安静的二人世界里,显得有些笨拙和无所适从。他们像是两个习惯了在舞台上配合默契的舞者,当最耀眼的追光灯(女儿)骤然熄灭,台下观众(家庭生活的喧嚣)散去,只剩下他们自己在空旷的舞台上时,竟然一时间忘记了该如何仅凭彼此,跳完这支名为“婚姻”的日常之舞。

最初几天,那种刻骨的寂静和失落感如同浓雾弥漫。随后,一种更为微妙和持久的情绪开始浮现——无聊,以及一种不知如何安放彼此注意力与情感的尴尬。

一个周六的早晨,阳光透过薄纱窗帘,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柔和的光斑。没有了晓梦周末惯常的懒觉和随之而来的、充满活力的响动,整个家安静得能听到尘埃在光线中漂浮旋转的细微声响。苏晨比平时晚起了半小时,走出卧室时,看到肖霄已经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财经报纸,目光却有些游离,似乎并没有真正看进去。餐桌上,没有像往常周末那样摆满苏晨精心准备的、花样繁多的早餐,只有两杯喝了一半的咖啡。

“今天……有什么安排吗?”苏晨拢了拢睡袍的衣襟,声音带着刚醒来的慵懒和一丝不确定。

肖霄从报纸上抬起头,愣了一下,仿佛这个问题有些突兀。他沉吟片刻,说道:“没什么特别的安排。要不……我们出去吃个早茶?或者去看场电影?”他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随意而富有提议性,像是在策划一次约会。

这个提议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周末的时间总是被晓梦的各种需求填满,或是家庭活动占据。如今,他们拥有了完全自由支配的时间,却反而需要刻意去“安排”了。

最终,他们决定去一家颇有名气的粤式茶楼吃早茶。环境雅致,点心精致,穿着旗袍的服务员推着餐车穿梭其间。然而,这顿早餐吃得却有些……过于安静。他们点了虾饺、烧卖、凤爪、肠粉,都是彼此爱吃的。但没有了晓梦在一旁叽叽喳喳地点评哪个好吃、哪个太咸,没有了分享食物时的嬉笑,整个用餐过程变得异常高效,甚至带着一种完成任务般的仪式感。他们偶尔交谈几句,评论一下点心的味道,或者聊聊无关痛痒的新闻,但话题总是难以深入和延续,常常陷入一种礼貌性的沉默。肖霄习惯性地想给苏晨夹菜,手伸到一半,却又觉得这个动作在只有两人的餐桌上显得有些刻意,最终又缩了回来。苏晨则小口吃着,目光不时掠过周围那些带着孩子、热闹非凡的家庭,心中泛起一丝淡淡的羡慕和落寞。

下午,他们去看了一场电影。是苏晨选的,一部口碑不错的文艺爱情片。影院里灯光暗下,银幕上上演着别人的悲欢离合。肖霄坐得笔直,注意力却不太集中。他习惯了在忙碌的间隙处理各种信息,此刻完全放松下来,沉浸在虚构的故事里,反而让他有些不适应。他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苏晨,她正专注地看着银幕,侧脸在光影变幻中显得柔和而安静。他忽然意识到,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什么都不想,只是单纯地坐在一起看一场电影了。然而,这种“单纯”背后,却隐约缠绕着一丝无所事事的空虚感。

电影散场,走出影院,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两人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头,一时间竟有些茫然,不知接下来该去哪里,该做些什么。

“回家吗?”苏晨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索然。

“……好。”肖霄点了点头。

回到那个依旧安静得过分的家,一种无形的压力似乎又悄然回归。苏晨打开电视,让声音填充空间,自己则拿起一本杂志,心不在焉地翻看着。肖霄走进书房,打开电脑,查看了一下邮件,发现并没有什么紧急需要处理的事务,便又关掉了。他在书房里踱了几步,然后走到客厅,在苏晨对面的沙发上坐下。

两人之间隔着一段礼貌的距离。电视里播放着一部冗长的家庭伦理剧,剧情狗血,台词煽情,但他们谁也没有真正看进去。苏晨的杂志久久没有翻页,肖霄的目光则落在窗外,看着天际一点点被晚霞染红。

“晚上……想吃什么?”苏晨放下杂志,打破了沉默,这似乎成了他们之间最常用、也最安全的话题。

“都行,你看着办吧。”肖霄的回答一如既往的“随和”,却也带着一种将选择权完全抛回的疏离。

最终,晚餐是简单的两菜一汤。面对面坐在餐桌前,安静的咀嚼声和碗筷碰撞声再次凸显了空间的寂静。他们试图找些话题。

“胜利村那边,栓柱今天来电话了吗?”肖霄问。

“来了,说校舍地基已经打好了,材料也都备齐了,天气好就抓紧盖。”苏晨回答。

“嗯,那就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