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细制熊胆练枪法(2/2)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林逍和虎子就推着架子车出发了。林建国送他们到村口,反复叮嘱:“路上别逞能,遇到不三不四的人别搭理。卖熊皮要是供销社给价太低,就多问两家收购站。”晓梅揉着眼睛跟在后面,手里举着三个用红绳系着的平安符:“哥,虎子哥,一路平安!记得给我买块水果糖!”林逍笑着点头:“放心吧,给你买最便宜的水果糖!”
从村里到县城有三十多里路,都是土路,冬天结了冰,格外难走。林建国在前面拉着架子车,林逍和虎子在后面推,三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天上飘着细小的雪花,落在脸上凉丝丝的,虎子却一点都不觉得冷,一路上问东问西,眼里满是对县城的向往。
“逍儿哥,县城里有高楼吗?比村里的粮仓还高吗?”“县城里有卖肉包子的吗?是不是比家里的白面馒头还香?”林逍耐心地回答着他的问题,心里也有些感慨——前世他第一次去县城是十八岁,也是跟着父亲,当时的心情和虎子一模一样,充满了好奇和忐忑。
走到晌午,三人在路边的一家小面馆停下休息。面馆里飘着浓郁的肉汤香味,林建国点了三碗面条,又加了两块卤豆腐。虎子捧着热气腾腾的面条,吃得狼吞虎咽,汤汁溅到了棉袄上都没察觉。“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林逍笑着给他递过一张粗布巾,自己则慢慢吃着,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邻桌坐着两个穿着干部服的人,正在低声交谈。“听说了吗?县供销社最近收了张狐狸皮,卖了八十块钱呢!”“八十块算啥?我听说刘主任家的老人病了,正求着熊胆呢,愿意出高价收。”林逍心里一动,看来刘主任找熊胆的事在县城里不少人知道,这铜胆送过去,效果肯定更好。
吃完面条,三人又继续赶路。下午太阳偏西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县城的轮廓。高大的城墙围着一片低矮的房屋,远处的烟囱冒着黑烟,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有穿着棉袄的农民,有背着公文包的干部,还有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虎子看得眼睛都直了,紧紧跟在林逍身边,生怕走丢了。
按照父亲打听来的地址,两人推着架子车往刘主任家走去。刘主任家住在县城东头的干部大院里,门口有站岗的卫兵。林逍上前说明来意,卫兵进去通报后,很快就出来让他们进去。院子里种着几棵落光了叶子的梧桐树,一栋青砖瓦房坐落在院子中央,窗台上摆着几盆绿植,比村里最气派的李大户家还体面。
刘主任听到动静,从屋里迎了出来。他穿着一身藏青色的干部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到两人身后的架子车,眼睛一亮:“你是林建国的儿子林逍吧?果然年轻有为,看来是满载而归啊!”林逍连忙上前:“刘主任您好,托您的福,幸不辱命。这是我兄弟虎子,上次猎熊多亏了他。”虎子也跟着问好,紧张得手都攥成了拳头,藏在身后的补丁袖子都皱了。
进了屋,刘主任让警卫员倒了热茶。林逍刚想拿出铜胆,林建国用眼神示意他稍等。刘主任先问起了猎熊的经过,林建国捡着关键的说了说,重点提了虎子的勇敢和林逍关键时刻的枪法。刘主任听得连连点头,看向虎子的眼神里满是赞许:“这小伙子真是勇敢,将来是个好苗子。”
等刘主任问起熊胆时,林逍才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那个红木盒,放在桌上:“刘主任,这是我们猎到的熊胆,它不是普通的熊胆,是百里挑一的铜胆。虽说比不上传说中的千年熊胆,但药效比普通熊胆强不少,给老人治病再好不过。”刘主任愣了一下,伸手打开木盒,看到里面暗金色的铜胆,眼睛瞬间瞪圆了,伸手拿起铜胆,翻来覆去地看着,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这、这真是铜胆?我年轻的时候在老中医那里见过药材图谱,没想到今天能亲眼见到!这东西确实稀有,不好得啊!”
“刘主任好眼光。”林建国笑着说,“这铜胆的药效比普通熊胆强十倍,给老人治病再好不过了。”刘主任爱不释手地捧着铜胆,又看向门口的架子车:“那车上拉的是啥?”林逍赶紧说道:“是那张棕熊的皮,鞣制好了,想问问刘主任要不要,要是您不要,我们再去供销社卖。”
刘主任跟着他们走到院子里,看到那张完整的棕熊皮,更是惊喜:“这么大一张棕熊皮,鞣制得还这么好,真是难得!我正想给老人做件大衣呢,这皮刚好能用。”他转身对林建国说:“建国老弟,这铜胆和熊皮我都要了。当初说好了熊胆一千五百块,这铜胆和熊皮,我给你三千块,你看怎么样?”
虎子和林逍都愣了,他们原本以为能给两千块就不错了,没想到刘主任直接给了三千块。林逍连忙摆手:“刘主任,这太多了,我们不能要这么多。”刘主任摆摆手:“不多,这铜胆的价值远不止这些,我这是占了大便宜了。而且你们冒着生命危险猎来的,这钱你们受得起。”
推辞不过,林逍只好收下了钱——他特意数了数,整整两千五百块,比预想的多了不少。刘主任又留他们在家吃饭,林逍婉言谢绝了,说还要去供销社卖熊皮和剩下的猎物。刘主任也不勉强,让警卫员帮他们把熊皮搬进屋里暂放,又特意给他们写了张字条:“拿着这张字条去供销社找王经理,他会给你们个公道价,比收购站强。”
离开刘主任家,两人心里都乐开了花。林逍数着手里的钱,小心翼翼地分成两叠,一叠贴身放着,一叠塞进布包的夹层里。“逍儿哥,没想到这么顺利!这钱够买多少杂合面饼子啊!”虎子笑得合不拢嘴,后背的疼痛都忘了。林逍也笑了:“这都是铜胆的功劳,也多亏了你上次拼命。走,咱去供销社,把剩下的猎物和熊皮卖了,再给晓梅买糖吃。”
按照刘主任的字条,供销社的王经理果然格外热情。看到他们带来的野兔、松鸡和狍子肉,当场就给了高价:“野兔五块钱一只,松鸡三块钱一只,狍子肉两块钱一斤,总共是五十八块钱。”林逍算了算,比平时在村里卖贵了不少,连忙道谢。
卖完猎物和熊皮,林逍去杂货铺给晓梅买了一块水果糖——就一块,用油纸包着,还买了两斤红糖和一小罐奶粉,给虎子和母亲补身体。虎子看着那块水果糖,咽了咽口水,却没说要:“逍儿哥,晓梅肯定喜欢。”林逍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从布包里拿出一块熊油杂合面饼子递给他:“吃吧,娘烙的饼子还剩不少,管够。”虎子接过饼子,大口吃了起来,觉得比城里的任何东西都香。
从供销社出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两人决定在县城的招待所住一晚,明天再回去。招待所的房间很简单,一张土炕,一张缺了角的桌子,却很干净,一晚只要五毛钱。林逍把钱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衣兜,躺下后却翻来覆去睡不着,嘴里念叨着:“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一张铜胆和熊皮卖了这么多钱。够给娘买件新棉袄,给晓梅交学费了。”
林逍也没睡着,他靠在墙上,看着窗外的月光。三千块钱,在这个年代足够盖一栋砖瓦房了,家里的日子终于要熬出头了。他想起前世家里的贫困,想起妹妹因为没钱上学早早辍学,想起父亲因为劳累落下病根,心里就格外庆幸——这一世,有了这重生的机会,他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虎子躺在旁边的铺位上,早就睡着了,嘴里还小声地嘟囔着什么,大概是在做吃肉包子的梦。林逍看着他憨厚的睡颜,心里暖暖的。这几天相处下来,他越来越觉得虎子是个值得托付的兄弟,以后进山打猎,有虎子在身边,也多了个可靠的帮手。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推着架子车走出县城时,太阳刚好升起来,金色的阳光洒在土路上,照亮了回家的路。虎子手里攥着给晓梅买的水果糖,脚步轻快得像要飞起来。远远地就看到村口的大槐树下,林建国和晓梅正踮着脚尖张望,晓梅手里还举着一个粗布袋子。
林建国看到他们,快步迎了上来,接过架子车的扶手:“顺利不顺利?卖了多少钱?”林逍笑着把钱递过去:“顺利!刘主任给了两千五百块买铜胆,供销社给了一百八十块买熊皮和猎物,总共两千六百八十块!”林建国接过钱,手都有些颤抖,反复数了好几遍。晓梅跑到林逍身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手里的布包:“哥,我的糖呢?”
走到半路,虎子突然指着远处喊:“逍儿哥,你看!是晓梅!”林逍抬头望去,只见村口的大槐树下,晓梅正踮着脚尖张望,看到他们,立刻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哥!爹!虎子哥!你们回来啦!”她跑到林逍身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手里的布包,“我的糖呢?”
林逍笑着掏出那块用油纸包着的水果糖,递给她:“诺,给你的,最甜的水果糖。”晓梅接过糖,小心翼翼地剥开油纸,含在嘴里,甜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往村里走,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院子里的熊肉已经腌好挂在屋檐下,炼好的熊油装在陶罐里,沉甸甸的钱揣在林建国怀里,林逍知道,属于他们的好日子,真的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