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79年打猎供妹妹上学 > 第13章 以物换肉偶得至宝

第13章 以物换肉偶得至宝(2/2)

目录

刚放下碗筷,就听到院门口有人喊:“林逍在家吗?”林逍出去一看,是农场的民兵队长周强,手里拎着一把子弹。“周队长,您来了!快进来坐。”周强是个爽快人,把子弹往桌上一放:“老支书,建国哥,我听说用子弹能换熊肉,我这有二十颗老套筒的子弹,按规矩换二十斤肉,给兄弟们改善改善伙食。”

林建国拿起子弹看了看,都是崭新的:“周队长,你这子弹是新的,给兄弟们吃,我多给你五斤,凑二十五斤。”三爷爷作为老支书,在一旁补充:“周队长维护农场安全辛苦,这五斤是农场给民兵的补贴,不算破规矩。”周强笑了:“还是老支书和建国哥实在!不瞒你们说,这子弹是我托人从县里弄来的,本来想留着巡逻用,现在换点熊肉给兄弟们补补,干活更有劲。”

林逍割了八十斤肉,周强拎着肉,拍了拍林逍的肩膀:“逍儿,上次猎熊你小子够勇敢!以后进山打猎要是需要帮忙,跟我说一声,我带兄弟们给你搭伴。”林逍连忙道谢:“多谢周队长,以后肯定少不了麻烦你。”

下午来换肉的人更多了,有拿旧衣服换的,有拿农具换的,还有拿自家种的蔬菜换的。农场的小学老师孙老师来了,手里拿着几本书:“我没什么东西换,这几本书是我以前攒的,想换点肉。”林逍一看,是几本语文和数学课本,还有一本《林海雪原》。

“孙老师,这书我要了,给您二十斤肉。”林逍接过书,心里很高兴——晓梅明年就要上学了,这些课本正好能用。孙老师愣了一下:“太多了,这些书不值这么多肉。”三爷爷作为老支书,笑着说:“孙老师,您教书育人是为农场培养人才,这肉是农场和我们家共同的心意,算是对教育的支持,不违反换肉规矩。”

傍晚的时候,换肉的人渐渐少了。林逍和三爷爷对账,发现已经换出去五百多斤肉,换了三百多斤玉米面、一百多斤小米、两百多个鸡蛋,还有三十多颗子弹、二十多张粮票、五丈布票,以及各种旧物件。院子里堆着换来的物资,像座小山似的。

正收拾着,李建军又回来了,手里拎着一篮鸡蛋:“逍儿哥,这是我爷让我送来的,说香炉换一百斤肉太亏了,让我给你们补点鸡蛋。”林逍连忙推辞:“不用不用,李大爷已经很吃亏了,这鸡蛋我们不能要。”李建军把鸡蛋往桌上一放:“我爷说了,你要是不收,他就亲自来退肉。”说完转身就跑。

林建国看着鸡蛋,感慨道:“李大爷真是个厚道人。”三爷爷作为老支书,点点头:“这老李以前是京城大户人家,规矩大,讲究礼尚往来。对了,逍儿,那香炉我总觉得不一般,虽然说不上来哪里好,但看着就比普通老物件贵重,你可得好好收着,别让孩子随便摆弄。”他终究是老支书,比常人多了些见识,却也没猜到是宣德炉。

晚上,一家人坐在炕头,林逍把香炉拿出来,放在灯下仔细看。香炉的纹路清晰流畅,五爪龙纹威严大气,包浆温润如玉,“大明宣德年制”的款识方正规整。林建国摸了摸香炉:“这物件看着就不一般,以前我在公社开会,见过县里文化馆的老物件,都没这做工精细,说是清代的古董,值不少钱。”他和三爷爷一样,都没认出这是明代珍品。

“爹,这不是清代的,这是大明宣德炉!”林逍压低声音,语气里满是激动,“前世我在电视上见过介绍,这种宣德炉是明朝宣德年间造的,存世量极少,是真正的国宝级古董,值老鼻子钱了!”母亲吓了一跳,连忙捂住他的嘴:“小声点!这么贵重的东西,可别让人知道了,小心惹祸!”

晓梅抱着香炉,好奇地问:“哥,这香炉能卖好多钱吗?能买好多水果糖吗?”林逍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能买好多好多水果糖,还能给你买新书包、新衣裳。”晓梅高兴地把香炉抱在怀里,生怕被人抢走。

第二天一早,林逍刚起床,就听到院门口有人喊他。出去一看,是赵婶,手里拎着一篮野菜:“逍儿,这是我早上挖的野菜,给你们送来尝尝。”林逍连忙让她进来:“赵婶,您太客气了,昨天的肉就是给您的,不用给我们送东西。”

赵婶笑着说:“我知道,可我不能白要你们的东西。这野菜虽然不值钱,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对了,我家孩子好多了,昨天喝了肉汤,晚上就退烧了。”林逍心里很高兴:“孩子好了就好,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们说。”

接下来的几天,林逍家的院子依旧很热闹,剩下的两百多斤熊肉也很快换完了。换来的粮食足够家里吃一年,鸡蛋腌了满满两坛子,子弹也攒了五十多颗,还有各种票据和旧物件。邻居们对林逍一家也更亲近了,有事没事就来串门,送点自家种的蔬菜或者腌的咸菜。

这天,三爷爷来串门,手里拿着一张纸条:“逍儿,这是农场的困难户名单,我统计了一下,这次换肉,你帮衬了五户困难户,大家都很感激你。农场领导听说了,想给你发个‘互助模范’的奖状,你看怎么样?”

林逍愣了一下,随即摆手:“三爷爷,不用了,我们就是换点东西,不是为了奖状。”三爷爷笑着说:“这奖状是对你的肯定,也是给大家做个榜样。你放心,不会让你白拿奖状,农场还会给你奖励五十斤玉米面和十斤煤。”

林建国连忙说:“那谢谢老支书了,这奖状我们收下,也给孩子们做个榜样。”三爷爷作为老支书,又说:“另外,李大爷跟我说,他认识县里文化馆的老教授,懂古董,要是你想知道那香炉的价值,可以找他看看。不过我提醒你,要是真值钱,可得低调点,别让人眼红。”林逍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我正想确认一下,不过我打算先自己收着,暂时不找人看了。”他怕老教授认出是宣德炉,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过了两天,林逍特意去了趟县城,找到李大爷说的老中医。老中医姓王,在县城开了家中药铺,听说林逍是李大爷介绍来的,很热情地接待了他。看到香炉后,老中医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半天,又用放大镜看了看底部的款识。

“小伙子,你这香炉是清代仿宣德炉的精品啊!”老中医的声音有些激动,“你看这做工,这纹路,在仿品里算是顶尖的了,要是遇到喜欢的收藏家,最少能卖五千块钱。”林逍心里暗笑,老中医也没认出这是真品,正好合了他低调的心思,便顺着说:“谢谢您,王大夫,我还以为是普通老物件呢,没想到这么值钱。”

林逍心里一惊,五千块钱在1979年可是一笔巨款,足够盖一栋砖瓦房,还能剩下不少钱做本钱。“王大夫,您确定能卖五千块?”老中医点点头:“我以前在京城见过类似的,卖了六千块。你要是想卖,我可以帮你联系收藏家,不过要抽一成的佣金。”

林逍想了想,决定先不卖:“谢谢您,王大夫,我暂时不想卖,想留着做个纪念。”老中医也不勉强:“也好,这物件越放越值钱,以后说不定能卖更高的价钱。要是以后想卖了,随时来找我。”

从中药铺出来,林逍心里很高兴。没想到换肉还换来了这么个宝贝,这可是意外之喜。他去供销社给晓梅买了一斤水果糖,又给母亲买了两尺花布,给父亲买了一包烟,然后高高兴兴地往家走。

回到家,林逍把老中医的评价告诉了家人,特意隐瞒了是真品的事,只说老中医说是清代仿品,值五千块。一家人都很惊讶,林建国感慨道:“真是没想到,换肉还能换个这么值钱的宝贝。这都是逍儿你的福气啊!”母亲连忙把香炉锁进樟木箱最底层,还压了几件旧衣裳:“以后谁也不能动,更不能跟外人说,安全第一。”

晚上,林逍躺在床上,摸着胸口贴身放着的香炉布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猎熊得到铜胆,卖了好价钱,换肉换来了大量物资,还意外得到了一件明宣德炉真品,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有了这些本钱和宝贝,他可以做更多的事——买更好的猎具,扩大狩猎范围,甚至可以跟刘主任合作,做些合规的小生意。

窗外的月光洒进屋里,照亮了墙上的“互助模范”奖状。林逍嘴角扬起一抹笑容,他知道,这一世,他不仅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还要借着三爷爷老支书的便利,带动农场的邻居们一起改善生活。有虎子这个好兄弟,有三爷爷这个公正的老支书,还有刘主任这个靠山,再加上这意外得来的宣德炉做底气,他有信心,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