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 > 第39章 铁壁联防待鏖战

第39章 铁壁联防待鏖战(2/2)

目录

陈阿福接过长矛,试了试重量,很趁手:“太好了!谢谢你!等鬼子来了,咱们就用长矛捅他们的观察孔,让他们变成瞎子!”

村民们都笑了,有的帮着搬燃烧瓶,有的跟着士兵们学怎么用铁丝网,阵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时,36师参谋主任黄百韬带着几名军官巡视阵地,看到军民协作的景象,不禁感慨:“兄弟们,百姓们把家底都掏出来支援我们,我们要是守不住阵地,对得起谁?”一名刚入伍的学生兵大声回应:“长官放心,我们宁可战死,也绝不让鬼子踏过大场!”他的话引来一片附和,士气高昂。

与此同时,日军指挥部里,松井石根正对着地图发脾气。第101师团还没到,现有的兵力又攻不破大场防线,更让他恼火的是,昨晚补给点的电话线被剪断,还丢了两袋大米——显然是中国军队的侦察兵干的。

“废物!连个补给点都守不住!”松井石根把指挥刀往桌上一摔,对着藤田进怒吼,“传令下去,加强补给点的戒备,每个点派一个中队的兵力防守,再派巡逻队每小时巡查一次,要是再出问题,你就提着脑袋来见我!”

藤田进低着头,连声应道:“哈伊!我这就去安排!另外,航空队刚才传来消息,中国军队在大场防线部署了不少燃烧瓶和稻草捆,像是在防备咱们的坦克,要不要派轰炸机去炸掉?”

松井石根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不用!等第101师团到了,咱们集中兵力,一举突破大场防线,这些小东西根本挡不住咱们的坦克!另外,让海军加强对吴淞口的封锁,别让中国军队的补给船靠近,我要断了他们的粮道!”

“哈伊!”

当天下午,吴淞口外的海面上,日军的驱逐舰开始拦截过往的中国补给船。一艘载着药品和粮食的补给船被日军驱逐舰拦下,船员们试图反抗,却被日军的机枪扫射,船被击沉,只有三个船员侥幸游上岸,被88师的巡逻队救起。

“师座!吴淞口的补给船被日军拦截了,一艘被击沉,还有三艘被迫返航,咱们的药品和粮食可能要断供了!”孙元良的声音从无线电里传来,带着焦急。

宋希濂心里一沉,补给是防守的关键,要是断了粮道,士兵们撑不了多久。“元良,你先让上海的商会帮忙筹集粮食和药品,咱们之前存的物资还能撑十天,我这就跟军政部联系,让他们派军舰护送补给船,从杭州湾绕过来,避开日军的封锁。”

“好!我这就去联系商会!”

挂了无线电,宋希濂立刻给军政部发报,请求派军舰护送补给船。做完这些,他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大场防线,士兵们和百姓们还在忙着加固工事,没有丝毫慌乱——他们不知道补给遇到了问题,却依旧在为守护阵地拼尽全力。

“一定要守住,”宋希濂低声说道,“为了这些弟兄,为了这些百姓,绝不能让鬼子得逞。”

傍晚时分,上海商会传来消息,百姓们纷纷捐出粮食和药品,有的商人捐出了自家仓库里的大米,有的医生捐出了诊所里的药品,还有的学生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让商会去买绷带和消毒水。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负责人杜月笙亲自打来电话,承诺“上海工商界誓为前线将士后盾,要钱出钱,要粮出粮!”

“师座!商会筹集了五万斤粮食和两千个急救包,明天一早就送到各部队!”周明远拿着清单跑进来,脸上满是兴奋。

宋希濂接过清单,心里满是感动——有这么多百姓支持,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挺过去。“让后勤处明天派人去接应,一定要把物资安全送到阵地上去。另外,给各部队发报,告诉弟兄们百姓的支持,让大家有信心守住防线。”

“是!”

宋希濂又叫来政训主任:“马上组织战地服务团,到各连队开展宣传鼓动工作,要把上海百姓支援前线的故事讲给每个士兵听!我们要让战士们明白,他们不是在孤军奋战,全上海、全中国的人民都在看着我们、支持我们!”

夜色渐深,大场防线的战壕里亮起了马灯。陈阿福和王大壮靠在沙袋上,手里拿着百姓送来的馒头,看着远处的星空。

“阿福,你说鬼子还会来吗?”王大壮咬了一口馒头,问道。

陈阿福点点头,眼神里满是坚定:“会来,但咱们不怕。有这么多百姓支持,还有师座的指挥,咱们一定能打退他们。等打跑了鬼子,我就跟你去河南,吃你娘做的烩面。”

王大壮笑了:“好!到时候我让我娘多做几道菜,咱们好好庆祝!”

不远处,几个上海中学的学生组成的战地服务队正在给士兵们发放慰问品。一个戴眼镜的女学生将绣着“保家卫国”字样的手帕塞给一名小战士:“兵哥哥,这是我们一起绣的,希望你们平安归来。”小战士黝黑的脸上泛起红晕,紧紧攥着手帕:“放心,有我们在,鬼子别想过去!”

两人聊着天,远处传来哨兵的脚步声,还有百姓们编织稻草捆的声音,交织成一首温暖而坚定的夜曲。宋希濂站在真如高地,看着害怕——因为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千千万万的中国军民,用血肉和信念,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