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转折点(2/2)
《申报》、《大美晚报》等报纸用头版头条报道了“国军北翼挫败日军坦克突袭”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市民士气。租界内募捐活动再掀高潮。
然而,在表面的乐观之下,暗流涌动。日本特务机关加紧了活动,试图收买汉奸,破坏中国军队后勤,甚至策划针对中方将领的暗杀。杜月笙、王晓籁等人领导的抗敌后援会,则与军统、地下党密切配合,加强反谍和安保工作。
一位英国商人在私人俱乐部对朋友低语:“中国人打得比想象中好得多。但这更像是……悲壮的挣扎。日本人的战争机器太庞大了。”
苏联志愿航空队,有限的干预
科兹洛夫大尉率领的伊-16机群,再次冒险升空,与日军护航战斗机发生激战,成功驱散了一波企图轰炸中国军队炮兵阵地的日军轰炸机。但苏联飞行员数量有限,飞机损失一架少一架,无法持续提供全天候掩护。他们的作用更多是象征性和关键节点的支援。
三十六师野战医院,生命的接力
林晓梅和医护人员已经连续超负荷工作数日。伤员源源不断,药品再次告急。那位老中医带着徒弟,用系统奖励的“初级急救站”蓝图里的土法子和仅有的一点西药,拼命抢救着每一个生命。
一个腹部被弹片切开、肠子外露的年轻士兵被抬进来,气息奄奄。林晓梅看着仅剩的一支吗啡,毫不犹豫地给他注射下去。“坚持住!你会活下来的!”她紧紧握住士兵冰冷的手,直到他微弱的心跳逐渐变得有力。在这里,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
夜幕下的反思与系统新任务
九月六日的战斗在夜幕降临时逐渐平息。日军未能达成突破,中国军队用巨大的牺牲守住了阵地。但宋希濂清楚,这远未到胜利的时刻。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顶住日军重点进攻,并予敌重创,“国门铁闸”主线任务完成度达到40%。阶段性奖励发放:积分200,000点。】
【叮!鉴于北翼战线进入残酷相持阶段,触发长期支援任务:“坚韧的血管”。】
【任务要求:在未来十天内,确保三十六师及协防友军之弹药、粮食、药品补给线基本畅通,伤员后送渠道有效运转。】
【任务奖励:根据完成度,每日可获得积分10,000-50,000点。持续获得“合理化”的补给物资箱(内容随机)。终极奖励:解锁“初级后勤管理系统”蓝图。】
【失败惩罚:补给中断导致战斗力锐减,防线崩溃。】
这个任务点明了持久战的关键——后勤!宋希濂立刻重视起来。
他唤出系统界面,看着新获得的“初级战场急救站”蓝图和大量积分,决定进行一项重要投资。
“系统,使用500,000积分,升级‘初级战场急救站’至‘标准战场急救站’!”
【升级完成!标准战场急救站蓝图已解锁。可配备简易手术室、消毒设备、更多床位及基础药品库存。合理化解释为利用国际红十字会标准图纸及捐赠物资组建。】
他打算在相对安全的后方建立几个这样的急救站,大幅提升重伤员存活率。
夜深了,宋希濂望着北方依旧不时闪动炮火的地平线。他知道,日军的报复性进攻很快就会到来,而更残酷的考验,也许还在后面。但今天的小胜证明,只要准备充分,指挥得当,中国军人有能力让侵略者付出血的代价。
“松井石根,你的三板斧,快抡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