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山雨欲来(2/2)
日军中国方面舰队旗舰“出云”号,最终决策
海军中将长谷川清与刚刚抵达的陆军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将,正在召开陆海军协同作战会议。巨大的海图上,代表登陆船队的模型已部署就位。
“柳川君,一切准备就绪。”长谷川清语气中带着海军特有的傲慢,“帝国海军将为你开辟通往胜利的航道!登陆时间,定于十一月五日(注:史实时间)拂晓!首批登陆部队为第6师团谷寿夫部、第18师团牛岛贞雄部,在第114师团末松茂治部跟进下,于金山卫两侧海岸同时突击上陆!”
柳川平助面无表情地点点头:“有劳海军了。我陆军将士必将奋勇突击,一举击溃支那军侧背,与上海派遣军合力,完成对上海支那主力的合围!此战,关乎帝国圣战全局,望陆海军精诚合作!”
“为了天皇陛下!”两人同时举杯。一场旨在彻底扭转战局的巨大阴谋,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上海租界,最后的狂欢与暗流
尽管战云密布,租界内依然上演着最后的奢靡。舞厅里笙歌依旧,餐馆里高朋满座,仿佛战争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但敏感的人已经察觉到异样:各国领事馆的车辆进出频繁,一些外侨开始悄悄打包行李,金价和外汇波动剧烈。
《大美晚报》的记者哈雷特·阿本德在发往美国的电讯中写道:“……一种可怕的宁静笼罩着上海。前线的炮声似乎远了,但一种更深层次的不安在蔓延。有传言说,日本人正在策划一次更大规模的行动,可能从海上……这座城市,这座东方巴黎,或许正站在沦陷的边缘。”
地下党的情报网络全力运转,将各种蛛丝马迹汇总分析,试图为前线提供更精确的预警。
三十六师防区,大战前的宁静
利用短暂的战斗间隙,宋希濂视察了休整中的部队。士兵们抓紧时间擦枪、修补工事、领取冬装(系统部分物资+后勤补给)。王大壮和战友们围坐在一起,听着识字的老兵读着家里来的信,或是上海市民送来的慰问报刊。气氛看似轻松,但每个人眼底都藏着一丝对未知未来的忧虑。
宋希濂走到士兵中间,没有长篇大论,只是拍了拍几个老兵的肩,问了问伙食和伤病情况。这种无声的关怀,有时比激昂的动员更能凝聚人心。
宋希濂的深夜独白与系统最终准备
夜深人静,宋希濂无法入眠。他唤出系统界面。积分因为近期任务完成和战斗积累,已达到一个可观的数字。他知道,即将到来的战役,将是真正的生死考验。
“系统,使用‘紧急战术空投’机会!”他下定决心,“投送目标:张发奎第八集团军司令部附近区域。投送物资:高效战场急救包x500份,专用反坦克地雷x200枚。”他希望能为即将承受第一波冲击的友军,提供一点微薄的帮助。
【指令确认!空投将于24小时内,以‘极端天气导致民航货机偏航误投’的合理化方式送达指定区域附近。请注意接收。】
接着,他将大部分积分,用于兑换了一批“精神振奋药剂”(小幅度临时提升士兵意志力)和“高级伪装网”,配发给所属部队。同时,他再次审视了“初级战场情报分析”AI关于日军可能登陆后进攻路线的推演,将关键节点牢记于心。
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预警已经发出,物资已经调配,部队已经严阵以待。剩下的,就是等待命运的审判,以及……在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
他走到观察口,望向东南方漆黑的海天相接处。那里,日本的航母和战列舰,正如同潜伏的巨兽,随时准备喷出毁灭的火焰。
“来吧……”宋希濂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就让这杭州湾的潮水,来得更猛烈些吧!看看是你们的钢铁厉害,还是我中华儿女的血肉长城更硬!”
九月十三日,在一种极度压抑的宁静中度过。整个淞沪战场,仿佛一头屏住呼吸的巨兽,等待着那石破天惊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