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黎明前(2/2)
主阵地上,士兵们蜷缩在加固过的防炮洞最深处,忍受着巨大的冲击和震动。不断有工事被直接命中,伤亡在迅速增加。但得益于连日来的加固和血的教训,骨干队伍顽强地坚持着。
炮火准备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六时三十分,炮火开始向纵深延伸。北岸响起了凄厉的哨声和日军的嚎叫,大批日军步兵,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如同黄色的潮水般,涌过蕴藻浜,向中国军队的主阵地发起了决死冲锋!
“鬼子来了!进入阵地!准备战斗!”阵地上响起了军官们声嘶力竭的呼喊。
残存的中国士兵们从废墟中爬出,迅速进入战斗位置。G34机枪发出了怒吼,迫击炮弹砸向敌群,步枪手们沉着射击。战斗瞬间进入白热化。日军凭借兵力优势和火力掩护,不顾伤亡地猛冲,多处阵地爆发了惨烈的白刃战。主防线摇摇欲坠,但始终未被突破。
就在日军主力被牢牢吸引并胶着在主阵地前时,七时整,三颗红色的信号弹从真如指挥部方向升起,划破了被硝烟笼罩的天空!
“炮兵!全团急促射!放!”宋希濂对着电台话筒,发出了雷霆般的命令!
早已准备就绪的三十六师师属炮兵营,以及加强过来的独立团炮兵,将所有剩余炮弹,以最高射速,倾泻到了日军进攻部队的侧后及集结区域!炮弹如同长了眼睛般,精准地落在日军的二梯队、炮兵观测点和指挥所附近,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杀伤!
几乎在炮火响起的同时,独立第一加强团团长张云鹤猛地抽出指挥刀,向前一指:“弟兄们!为了国家!杀——!”
“杀——!”数千将士如同出笼的猛虎,从胡家庄、孟湾出击阵地跃出,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日军进攻部队的侧翼发起了凌厉的反冲击!
这支生力军装备精良,士气高昂,战术动作迅猛。他们以班排为单位,交替掩护,迅猛突击。新装备的“铁拳”火箭筒和spzb41锥膛炮大显神威,接连击毁了数辆试图阻挡的日军坦克和装甲车。日军的侧翼瞬间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日军完全没料到中国军队在承受如此猛攻后,还能投入如此强大的预备队进行反击!其进攻阵形顿时大乱。正面主阵地上的中国守军,看到援军杀到,士气大振,发起了阵前逆袭!
“弟兄们!咱们的援军到了!跟鬼子拼了!”浑身是血的营长周振强(伤未愈,坚持指挥)端着刺刀,率先跃出了战壕。
整个蕴藻浜至杨行战线,变成了一片巨大的血肉磨盘。中日两军精锐绞杀在一起,枪声、炮声、喊杀声、爆炸声响成一片。独立团的生力军像一把尖刀,不断深入,割裂着日军的战斗队形。日军指挥官试图调整部署,但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指挥系统陷入混乱。
战斗持续到中午,日军付出了惨重代价,却始终无法突破中国军队的主阵地,反而在对方凌厉的反击下,节节败退,遗尸遍野。其精心策划的总攻,被彻底挫败。
黄昏时分,枪炮声渐渐稀疏。日军残部在猛烈炮火掩护下,狼狈撤回蕴藻浜北岸。战场上留下了大量尸体、损坏的武器和燃烧的装备。中国军队的阵地前,日军遗尸超过两千具,其中包括多名佐级军官。
然而,胜利的代价同样巨大。三十六师主阵地守军伤亡超过三分之一,许多建制被打残。独立第一加强团也在反击中付出了数百人的伤亡。但他们的牺牲,换来的是整条战线的稳定,以及予敌重创的战略胜利。
宋希濂站在指挥部门口,望着南方渐渐消散的硝烟,听着各部报上来的伤亡数字,心中既感欣慰,又充满悲怆。他唤出系统:
【叮!恭喜宿主完成终极战役任务“破晓之锤”!经评定,达成“决定性胜利”!】
【奖励结算:累计歼敌约3800人(含大佐1名,中佐2名,少佐及以下军官数十名),击毁坦克装甲车15辆,火炮若干。获得积分总计:5,000,000点!】
【解锁“师级战场急救体系”蓝图!】
【获得特殊奖励:“精锐老兵补充营”x3(已合理化生成,将于三日内抵达昆山,解释为从各战区抽调的战斗骨干)。】
【当前总积分:6,287,870点(含之前剩余)。】
巨大的积分奖励和宝贵的补充兵,让宋希濂看到了持续战斗的希望。
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闻报,激动得连说了三个“好”字!立刻通电全军嘉奖三十六师,称此战“扬我国威,挫敌凶锋”!国内外报纸争相报道“蕴藻浜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的抗战士气。
上海租界内,更是哗然一片。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再次被打破。各国武官和观察员纷纷重新评估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十月二十日,以中国军队一场酣畅淋漓的防御反击胜利告终。宋希濂和他麾下经过血火淬炼的三十六师(含新锐独立团),用钢铁和意志,证明了他们有能力正面硬抗日军最精锐的师团,并战而胜之!淞沪会战的天平,似乎因为这支钢铁雄狮的存在,而发生了微妙的倾斜。然而,所有人都明白,战争还远未结束,更残酷的考验,或许就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