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钝刀割肉1(2/2)
“妈的,小鬼子这是跟咱们耗上了!”一个老兵边啃着压缩饼干边骂,“打又不打,退又不退,天天放冷枪冷炮,忒不痛快!”
“闭嘴!留神你的小命!”班长低声呵斥,“鬼子越是这样,越说明他们没辙了!跟咱们玩阴的,咱们就陪他玩!看谁先耗死谁!”
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部,气氛凝重。松井石根大将看着最新的伤亡统计和补给清单,眉头紧锁。
“将军,”参谋长塚田攻少将汇报,“昨日小规模接触,我军又损失了数十名优秀的侦察兵和射手。支那军的狙击手非常活跃,工事也在不断加强。如此消耗下去,对我军士气和精锐兵员的损失不容忽视。”
“更重要的是,”另一名参谋补充道,“国内舆论对大本营的压力越来越大。蕴藻浜的失利已被反对派利用,指责我们指挥无能,消耗帝国国力。军部要求我们尽快打开局面。”
松井石根烦躁地挥挥手:“我知道!但支那军三十六师,像块又臭又硬的石头!正面强攻代价太大!告诉前线各部,继续加强侦察和渗透,寻找支那军防线的薄弱点!特高课那边,对支那军军官的策反工作加紧进行!另外,催促国内,新编师团和补充兵员必须尽快抵达!”
他走到窗前,望着南方:“宋希濂……我倒要看看,你的防线能有多硬!传令,从明日开始,加大炮火骚扰力度,特别是夜间,要让支那人无法安眠!”
临近中午,一支约八百人的补充兵队伍,在师部警卫的引导下,抵达了三十六师后方营地。这些士兵大多面容稚嫩,穿着不合身的军装,眼神中带着紧张和茫然。他们是刚从湖南、湖北等地征召来的新兵,训练不足。
宋希濂亲自到营地视察。他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心中沉重。这些都是国家的未来,如今却要填进这血肉磨盘。
“弟兄们!”宋希濂站在一个土堆上,声音洪亮,“我是师长宋希濂!欢迎你们加入三十六师!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刚离开家乡,还没准备好。但我要告诉你们,鬼子已经打到了我们家门口!我们没有退路!”
他指着前方隐约传来的炮声:“那里,就是战场!你们的兄长、前辈,正在那里用生命挡住鬼子!现在,轮到你们了!我不要你们马上成为英雄,但我要求你们做到三点:第一,服从命令!第二,苦练杀敌本领!第三,照顾好身边的弟兄!”
“各团派人来领人!老兵带新兵,一个老兵带两个新兵!尽快让他们熟悉武器,熟悉阵地!我要的不是炮灰,是能打胜仗的兵!”宋希濂的命令迅速得到执行。新兵被分散补充到各连队,由老兵一对一地进行指导。阵地上,响起了老兵粗犷的教导声和新兵笨拙的操作声。这种以老带新的方式,是快速形成战斗力的无奈却有效的方法。
夜色降临,两辆覆盖着篷布的卡车,在师部警卫排的护送下,悄无声息地驶入独立第一加强团的驻地。车上卸下的,正是系统兑换的G34机枪、弹药和地雷。团长张云鹤亲自接收。
“团座,这批家伙来得太及时了!”军需官兴奋地说。
张云鹤检查着一挺崭新的G34,低声道:“师座神通广大,说是通过……德国顾问团的旧关系,从特殊渠道搞到的。嘱咐我们,用在刀刃上,特别是加强侧翼和反渗透。”
“明白!”军需官会意,立刻组织人手分发物资。与此同时,工兵连的士兵们借着夜色掩护,像幽灵一样潜出阵地,在阵地前的重要通道和可疑区域,精心布设下新到的S型地雷。这些“铁菊花”将成为日军渗透队的噩梦。
深夜,宋希濂独自在指挥部内,对照着地图和情报,反复推演。日军暂时的沉寂,让他感到不安。他知道,对手绝不会甘心失败,更大的风暴可能在酝酿中。补充的新兵需要时间,防线需要巩固,而时间,似乎并不站在自己这一边。
他唤出系统,进行了每日签到。
【叮!宿主完成每日签到,获得奖励:82迫击炮炮弹x500发,军用望远镜x10具。】
微薄的奖励,聊胜于无。他看着系统中依然庞大的积分余额,思考着下一步的关键投入。是继续加强步兵火力,还是发展炮兵?或是为可能到来的更残酷战斗储备医疗资源?
“还是要尽快摸清鬼子的下一步动向。”他下定决心,明天要亲自去前沿阵地看看,并加大“幽灵”连的侦察力度。
十月二十二日,在一种令人疲惫的紧绷和琐碎而致命的消耗中度过。没有惊天动地的冲锋,没有血肉横飞的肉搏,但每一声冷枪,每一发冷炮,都在缓慢地放血。双方都在忍耐,都在调整,都在等待着将钝刀磨利,或者找到对方要害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