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 > 第207章 形势分析会

第207章 形势分析会(1/2)

目录

民国二十七年三月二十四日,黄昏。仙霞岭“野人谷”联军基地,在经历了“白沙镇”大捷的狂欢后,气氛逐渐转向一种外松内紧的备战状态。堆积如山的战利品尚未完全清点入库,官兵们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却又心知肚明,日军绝不会善罢甘休。新四军军部的贺电和那支“特殊使命”分队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而李慕华破译的关于日军代号“杉”的精锐突击队已抵达战区的密电,更是在指挥部高层心中敲响了警钟。胜利的背后,暗流汹涌。

指挥部大帐篷内,汽灯明亮。宋希濂、周明远、吴觉农、马富贵、李慕华、徐锐、王民生等核心成员,以及各团主官、新晋立功军官代表济济一堂。中间的长条桌上,铺着大幅地图,旁边堆放着缴获的日军文件、地图和部分新式装备(如望远镜、指南针等)。

宋希濂主持会议,开门见山:“‘白沙镇’一仗,打出了威风,缴获颇丰,弟兄们辛苦了!但高兴一天就够了!鬼子吃了大亏,必定疯狂报复!新四军兄弟部队在皖浙边动了,帮我们牵制敌人,这是雪中送炭!但同时,鬼子的什么‘杉’部队也来了,专搞偷袭暗杀!今天这个会,一是总结得失,二是研判形势,三是商量下一步怎么走!”

马富贵团长首先兴奋地汇报战果:“……此战共毙伤俘敌六百余,缴获的枪支弹药,够咱们再武装一个团!粮食药品,解决了大问题!最重要的是,打断了鬼子的一条补给线,池田老鬼子现在肯定跳脚骂娘呢!”引来一阵会意的笑声。

一位在突击中表现英勇的年轻营长站起来,激动地说:“师座!政委!吴特派员!这一仗打得痛快!咱们装备好,弹药足,弟兄们战术对头,小鬼子根本挡不住!我看,就该趁热打铁,继续找机会敲掉鬼子几个据点!”

周明远政委微笑着肯定:“同志们打得英勇,战术得当,值得表扬!但也要看到不足。比如,对镇内复杂地形清剿不够彻底,导致少数残敌顽抗,增加了伤亡;对缴获物资的快速清理转运,还可以更高效。这些经验教训要总结。”

吴觉农特派员接过话,语气严肃了几分:“马团长和这位营长说得对,胜利鼓舞人心。但我们要清醒。日军‘杉’部队的出现,意味着敌人改变了策略,从正面强攻转向重点打击我们的指挥系统和后勤节点。这是更阴险、更危险的招数。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李慕华详细分析情报:“综合各方信息,日军池田旅团主力正在重新集结,其航空兵活动异常频繁,重点侦察我‘野人谷’周边区域。冯子材部依旧龟缩‘黑龙潭’,但与日军电台联络频繁,内容加密。重庆方面对我部胜利保持沉默,但军统活动似有加剧。最值得注意的是,‘杉’部队行踪诡秘,其指挥官背景不详,擅长渗透、破袭、狙击,对我指挥部构成严重威胁。”

徐锐汇报内部安全:“部队士气高昂,但胜利也带来轻敌情绪。新补入的俘虏兵需加紧教育改造。需严防日特或敌对分子利用胜利后的松懈,进行渗透破坏,特别是针对指挥机关和后勤仓库。”

王民生则关心实际问题:“缴获物资清点分配需要时间,基地防御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防空、防渗透。”

会议气氛热烈而务实,从战术总结到战略研判,再到内部管理,讨论得非常深入。最终,意见集中在几点:肯定胜利,但需戒骄戒躁;日军报复在即,需严加防范;新四军友军动向是利好,需加强联系;“杉”部队是心腹大患,需重点应对。

宋希濂静听良久,综合大家意见,决断道:“同志们分析得很透彻!当前形势,机遇与风险并存!我们的方针是:巩固胜利,加强战备,主动出击,破敌奸计!”

他具体部署:“一、立即进行战备升级:马团长,你部负责,加固‘野人谷’所有工事,特别是防空掩体和指挥所防护!增设暗哨、巡逻队,配备哨犬!对重点目标,如粮秣库、弹药库、电台房,实行双岗制,严查出入!

二、全力应对‘杉’部队威胁:高天亮!你的‘猎影’队扩编,在全军选拔身手好、枪法准、熟悉地形的战士,组成反特种作战分队,配发最佳装备,由你负责!任务:在基地外围秘密布控,主动搜索、猎杀日军渗透小队!李参谋,你们要尽快搞到‘杉’部队指挥官的照片、特征、作战习惯!

三、积极扩大战果,牵制敌军:以团为单位,组织精干小分队,轮流出击,广泛开展破袭战!目标:日军交通线、通讯站、孤立据点!要让鬼子疲于奔命,无法集中兵力报复!同时,加强与新四军出击部队的联络,协同作战!

四、加强政治工作和内部保卫:周政委、吴特派员,政治部要大力宣传胜利,更要强调敌情严峻,克服麻痹思想!徐科长,内部保卫要外松内紧,特别是对新兵和重点人员的考察教育不能放松!

五、设法接触新四军‘特殊分队’:派可靠人员,按约定信号,前往接应点,务必保证其安全抵达!他们带来的情报和物资,可能至关重要!”

“同志们!”宋希濂目光锐利,“鬼子想用‘杉’部队这把尖刀捅我们的心脏,我们就折断这把刀!胜利属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人!执行命令!”

“是!”众将轰然领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