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估值的方法(四):现金流折现法(DCF)(2/2)
在这个过程中,韩风的投资理念完成了一次关键的淬炼和升华:
·从“市场先生”的追随者,到“企业所有者”的转变:dcF让他习惯于忽略市场的每日报价,而是聚焦于企业本身的现金创造能力。
·对“能力圈”的敬畏:dcF模型的构建,需要极其深厚的行业和公司认知。这让他更加明确,必须坚守在自己能够理解的行业和公司范围内进行研究,绝不敢越雷池半步。
·理解“安全边际”的必要性:正因为预测充满不确定性,所以必须以大幅低于估算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为自己可能犯下的预测错误预留足够的缓冲空间。
在今天的交易日志上,他没有画下复杂的公式,而是写下了深刻的感悟。
“日期:xxxx年x月x日
今日学习主题:现金流折现法——价值投资的北极星。
核心认知:
1.核心理念:企业的内在价值,等于其未来生命周期内所有自由现金流的现值总和。
2.三大核心构件:
·自由现金流:企业真正可自由分配的现金,是价值的源泉。
·预测期:分为详细预测期和永续增长期,考验商业洞察力。
·折现率: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是模型的敏感开关。
3.应用流程:
·深度研究,定性判断护城河。
·预测未来自由现金流(最富艺术性的部分)。
·确定合理的折现率。
·计算现值,加总得出内在价值。
·与市场价格比较,寻找安全边际。
4.核心价值与巨大局限:
·价值:提供了最本质的价值评估框架,引导投资者关注企业长期现金创造力,是价值投资的‘北极星’。
·局限:高度依赖主观假设,结果极其敏感;对许多类型公司不适用;是思考的工具,而非精确的计算器。
5.心智的终极洗礼:
·它让我从‘交易者’思维,彻底转向‘所有者’思维。
·它让我对‘不确定性’和‘能力圈’有了刻骨铭心的敬畏。
·它让我明白,所有精细的计算,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一个模糊但正确的伟大决策。
终局思考:dcF模型或许永远无法给我一个‘精确’的股价,但它给了我一个‘正确’的思考方向。从此,我看待任何一家公司,第一个问题将是:‘它如何为我创造自由现金流?’这,就是皇冠的价值。”
合上日志,韩风望向窗外,夜色已深。他的内心却无比澄澈和平静。历时四章,从pE、pb、pEG到dcF,他完成了一次完整的估值方法论巡礼。这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场投资哲学的洗礼。
他明白,从此以后,他的投资体系将建立在最坚实的基石之上。技术分析是他的剑,帮助他把握市场时机;护城河理论是他的盾,帮助他筛选优质标的;而这一整套估值体系,则是他的罗盘,无论市场风浪多大,迷雾多浓,都能指引他驶向价值的彼岸。
他的武器库,已然齐备。是时候,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攻守兼备的交易系统了。
(第三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