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坐庄案例七:军工资产的注入预期(2/2)
“立即将这一政策动态与公司价值关联。”韩风下令。
团队连夜准备了一份解读材料,通过多个渠道同时发布。材料中将复杂的政策信息转化为直观的行业机遇,强调华科军工作为北方军工集团唯一上市平台的战略价值。
这个消息果然引发了市场反应。随后的两个交易日,华科军工成交量温和放大,股价突破三十元关口。市场开始将华科军工视为军工资产证券化的标杆性企业。
在股价突破三十三元后,韩风团队开始了有序的出货准备。但与以往不同,这次他们选择了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通过大宗交易将部分股权转让给长期看好军工赛道的产业资本。
“军工股的价值需要战略投资者来维护,”韩风解释道,“如果我们全部在二级市场抛售,可能会影响市场对军工板块的信心。”
然而,就在操作顺利进行时,意外突然降临。有自媒体发布报道,质疑北方军工集团的资产注入计划可能因审批原因延迟。虽然报道缺乏确凿证据,但在敏感的市场环境下,仍引发了获利盘的恐慌性抛售。
华科军工股价在两天内下跌超过百分之十二,将韩风团队打了个措手不及。
“我们的持仓还有百分之七,”赵浙远紧急报告,“如果现在清仓,将损失近三成利润。”
韩风冷静分析局势后,做出了一个稳妥的决定:“适度护盘,但更重要的是强化市场对军工资产证券化大趋势的信心。”
他立即组织团队准备了一份军工行业资产证券化趋势的分析报告,通过合作媒体发布。报告基于详实的数据和政策文件,论证了军工资产证券化的必然性和持续性,间接稳定了市场情绪。
与此同时,韩风团队注意到,北方军工集团在官网发布了“坚定不移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声明,虽然未提及具体时间表,但表明了集团的决心。
这个声明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随着市场情绪逐渐平复,华科军工股价企稳回升,并重新站上三十元关口。韩风团队借机完成了剩余仓位的减持。
到一月底,“深蓝计划”圆满结束,总计获利一点五亿元,收益率百分之三十四。
复盘会上,团队成员却带着不同以往的严肃表情。沈韵首先发言:“这次操作虽然获利可观,但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利用国家战略进行套利的行为是否恰当。军工资产证券化本是为了强军强国,而我们却在其中进行资本收割。”
赵浙远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如果市场形成‘军工资产证券化等于炒概念’的认知,可能会影响真正有意义的军工企业资本运作。”
韩风沉默良久,缓缓说道:“这次经历让我对资本运作的边界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国家战略面前,资本应该扮演助力者而非套利者的角色。我们确实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这次操作成为韩风团队投资理念转变的重要转折点。他们开始意识到,在某些关乎国家战略的领域,资本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如何真正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在随后的投资生涯中,这种认知促使他们建立了更为严格的国家战略相关投资准则,确保资本真正服务于实体创新,而不是简单地利用政策预期牟利。
夜深人静时,韩风在投资笔记中写道:“军工资产承载着强国梦想,资本在参与这类投资时,需要的不仅是智慧,更是家国情怀。在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太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境界。”
华科军工的故事结束了,但中国军工资产证券化的进程仍在继续。而对于韩风来说,这次操作的最大收获,不是可观的利润,而是对资本社会责任更深层次的认知。在这个认知指导下,他将继续在资本市场的海洋中航行,寻找下一个既能创造收益又能服务国家战略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