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蓝图的记忆与创世的回响(1/2)
面对内部滋生的“规则癌变”与外部潜在的清算威胁,洛璃深知,常规的防御与加固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答案,必须回到一切的起点,回到“初诞之光”与“织网者”卡尔托拉克,在那秩序废墟上点燃第一簇变量之火的那个瞬间。
她将“火种壁垒”的日常管理与规则加固工作交由艾莉和林晓协同负责,自己则再次来到了“原初蓝图”之前。这一次,她的目的不是借用其力量,也不是进行危险的深潜,而是要将自身的意识,如同考古学家使用精密的探针,深入蓝图的“记忆底层”,去读取那些被时光与宏大叙事掩盖的、属于创世之初的细微痕迹。
这同样充满风险。蓝图中蕴含的不仅是知识和力量,更承载着“初诞之光”跨越纪元的记忆与情感。过度沉浸其中,可能会被那古老守护者的庞大意志同化,或者被创世时的规则乱流伤及意识根本。
洛璃调整呼吸(意识层面的),将融合了三颗变量种子的力量维持在一种极其内敛而敏感的状态。她不再试图去“驱动”蓝图,而是像调节收音机频率一样,小心翼翼地调整自身意识的波动,试图与蓝图深处那最为古老、最为沉寂的记忆层面产生“共鸣”。
起初,是一片混沌的噪音。那是上个纪元终结时的哀嚎,是规则崩塌的巨响,是无数存在被“虚空织机”或其衍生物抹除时最后的涟漪。即便隔着漫长的时光,那绝望与毁灭的气息依旧让洛璃的意识感到刺痛。
她稳定心神,如同在风暴中寻找灯塔的微光,继续向记忆的深处探寻。
渐渐地,噪音开始减弱,一些模糊的“画面”开始浮现——
她“看”到无尽的、冰冷的秩序结构(虚空织机)如同永恒的冰川,覆盖着一切的“存在”。没有星光,没有生命,没有变化,只有绝对规则运行时的、令人窒息的“完美”。
她“看”到,在这片秩序的冰川上,出现了几道细微的、如同玻璃上的“裂痕”。并非物理的裂痕,而是规则的“缺陷”,是那绝对逻辑在运行了难以计数的岁月后,因无法处理某些极端自指或无限递归而产生的、微乎其微的“不确定性”的萌芽。这些裂痕,就是最初的可能性缝隙。
然后,她“看”到了“光”。
并非庞大的实体,而是一小簇微弱得几乎随时会熄灭的、闪烁着变量特性的光芒。它如同最顽强的苔藓,在那秩序的裂痕中诞生,汲取着那微乎其微的“不确定性”作为养分。这簇光,就是后来的“初诞之光”最初的原型!它并非外来者,而是从那绝对秩序自身的“错误”中,诞生的“异数”!
记忆的流速开始加快。
她“看”到那簇光在裂痕中艰难地成长,躲避着秩序本能般的“修复”企图。它学会了隐藏,学会了模仿,最终,它捕捉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或许是某次规则潮汐,或许是织机某个部件的短暂失灵——它将自己的一部分本质,连同对“可能性”的理解,凝聚成了最初的“变量种子”。
紧接着,她“看”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那应该就是“织网者”卡尔托拉克!他并非与“初诞之光”同时诞生,而是在更晚的时候,不知以何种方式,来到了这片秩序的废墟。他发现了那簇微弱的光和散落的种子,理解了它们的意义。他没有试图去修复那台古老的织机,而是做出了一个大胆得近乎疯狂的决定——利用这些种子,以秩序的裂痕为支点,重新“编织”一个全新的、基于变量与可能性的宇宙规则体系!
记忆在此处变得尤为激烈和混乱。
洛璃“感受”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创世编织”。卡尔托拉克以自身庞大的知识和力量为梭,以变量种子为核心线轴,引动初诞之光积累的力量,强行在秩序的冰川上“刺绣”!他们将那些规则的裂痕撕裂、扩大,将其作为新规则网络的锚点,用变量的光芒覆盖冰冷的秩序,用不确定的因果取代绝对的逻辑,用存在的多样性填充永恒的死寂!
这是一场惨烈而伟大的“叛逆”。虚空织机残存的本能疯狂反扑,格式化波动不断试图抹去这新生的“错误”。卡尔托拉克的身影在记忆中变得黯淡,他似乎在关键时刻,以某种巨大的牺牲,强行稳定住了最初、也最脆弱的织网结构,并将“初诞之光”和部分核心种子送走,以期火种不灭……
记忆的洪流在此逐渐平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