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寒门学霸替嫁竟然入了豪门 > 第8章 职场初露锋芒,过关斩将

第8章 职场初露锋芒,过关斩将(2/2)

目录

“算是。”她没多解释。

中午休息,小组接到临时任务:为新客户做初步画像建模,下午三点前提交框架思路。五个人围在一张桌前,争论从分类维度开始。

“按消费金额分层最直观。”有人说。

“可金额高不代表决策快。”另一个反驳,“有些客户浏览很久才下单。”

“那就按访问频次?”又有人提。

讨论僵住。表格里三百多条原始数据杂乱无章,字段不全,行为轨迹断断续续。有人开始手动标注,效率极低。

苏雨宁一直没说话。她打开空白文档,新建了一个二维坐标轴,横轴写“决策速度”,纵轴写“动机强度”。然后分成四象限:冲动型、权衡型、规避型、观望型。

“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她开口,“先不看行为数据,看心理动因。比如,频繁比价但迟迟不下单的,可能是规避损失心理;一次性完成多件购买的,偏向冲动驱动。把这些类型先定下来,再匹配他们的点击路径和停留时长。”

桌上安静了几秒。

“你是说……用心理学模型反推?”戴眼镜的同事问。

“对。”她说,“行为是结果,动机才是起点。如果我们能判断一个人处在哪种决策心理状态,后续的数据清洗和标签定义会更有方向。”

有人皱眉:“听起来有点抽象。”

她没争辩,打开草图:“比如这个用户,三天内看了十七款同类产品,收藏六个,加购两次,最终只买了一件低价款。表面看是犹豫,但从他每次退出前都会截图比价来看,其实是在追求‘最优解’。这是典型的权衡型人格,核心动机是控制感。”

另一人点头:“这么一说,确实不一样了。”

“我来搭个初步框架。”她说,“你们看看能不能补充数据支持。”

午休结束前二十分钟,模型草图完成。四个象限各自对应一组行为特征清单,组员们开始分工填充样本数据。原本混乱的局面有了主心骨。

主管过来巡查时,站在他们桌边看了两分钟,没说话,但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一下。

下午五点五十分,任务收尾。有人提议一起去吃饭,说是趁机多聊聊。

“今天信息量大,我想回去整理笔记。”她笑着婉拒,“明天还要继续用这套模型深化。”

几人理解地点点头,结伴走了。她留在原地收拾东西,故意把一支笔落在桌角。

等脚步声彻底消失,她起身,绕回工位拿笔,独自走向电梯厅。

六点零三分,她走出公司正门。

夕阳压得很低,照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一片金红。她抬手看了眼腕表,金属壳凉凉的。公交站牌下已经聚了几个人,她走过去,站进阴影里。

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车窗tted,看不见里面。她没在意,目光扫过站牌时刻表,确认末班车还有十二分钟。

她往前走了两步,伸手去摸包里的交通卡。

就在这时,驾驶座车门动了一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