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 > 第74章 首批接装部队的反馈

第74章 首批接装部队的反馈(2/2)

目录

“在北方冬天,这几十秒的延迟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带队的步兵连长语气严肃。

陈北玄立刻联系厂里,要求材料和生产部门紧急分析原因。反馈是,首批采用的液压油低温粘度指标可能未能完全满足极寒条件下的快速响应要求。第二批生产时,立刻换用了性能更优的低温液压油。

最让陈北玄团队感到振奋的,是部队在训练中自发探索出的新战术战法。

“钢铁先锋团”的官兵们充分利用“麒麟”优异的静音性能和加速性,设计了多套“静默接敌-突然袭击-快速转移”的新战术。他们发现,在夜暗或复杂地形掩护下,“麒麟”可以悄无声息地接近到极近的距离,然后以爆发性的速度和火力给予“敌”致命一击,随后又能迅速脱离,让传统的防御体系难以有效反应。

他们还尝试将QN-001A和QN-002混编使用,利用坦克强大的直射火力和步兵战车的载员能力,进行步坦协同的新探索。“麒麟”平台通用的信息系统,使得两种车型之间的通信和协同变得异常顺畅。

“这车不仅性能好,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们的打仗思路!”团长在训练总结会上兴奋地对陈北玄说,“以前不敢想、不敢做的战术动作,现在有了实现的可能!就是这备件和油料消耗……得跟上啊!”

部队的反馈,如同最精准的探针,指出了“麒麟”在真实作战环境下暴露出的细微缺陷和未被发掘的潜力。每一个问题,都成为了719厂持续改进的方向;每一条肯定,都化为了团队前进的动力。

陈北玄的笔记本上,又增添了新的一页:

·细化关键部件野外维护规程

·优化液压系统低温适应性

·研究基于静音和加速性的新战术对装备的进一步需求

·完善伴随保障和备件供应体系

首批接装部队的反馈,是“麒麟”从试验场走向战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它让这头钢铁麒麟,在真正面对敌人之前,首先在自己人的手中,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打磨和淬火,变得更加锋利,更加贴合战场的脉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