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钢铁雄心从南天门到星辰大海 > 第197章 威慑之后

第197章 威慑之后(2/2)

目录

季岚则从伦理层面提醒:“任何形式的‘信息释放’都必须极其谨慎,要确保其绝不包含任何可能被解读为‘攻击意图’或‘精神影响’的成分。我们释放的,只能是纯粹的‘存在宣告’和‘边界警示’。”

苏桐关注操作层面:“这需要极其精细的控制。释放信号的强度、范围、持续时间,都必须与对方的行动等级严格对应,避免威慑升级为挑衅。”

“持灯者”的新使命

研讨会的结论逐渐清晰:在“威慑之后”,719厂的使命,需要从单纯的“技术守护者”和“沉默威慑者”,向“战略态势管理者”部分延伸。

他们需要制定一套精细的、成体系的“威慑应用规则”,就像核威慑中的“预警即发射”或“二次打击”原则一样,为“探针”这种新型威慑力量的使用,划定清晰的边界和流程。

·“绿灯”区域:保持绝对静默,维持威慑的神秘性与不确定性。

·“黄灯”区域:针对对方低级别的试探性、挑衅性行为,启动“温和凝视”或“边界警示”模式,进行非对抗性、但明确无误的态势感知宣告。

·“红灯”区域:当对方行为越过明确划定的红线,构成实质性威胁时,则需根据预案,采取更具压迫性的“聚焦凝视”或与其他防御\/反击力量进行协同。

这套规则的设计,需要融合技术可行性、战略必要性和伦理安全性,其复杂程度不亚于研发“探针”系统本身。

新的平衡点

当会议结束,陈北玄独自沉思。他意识到,他们再次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技术的突破,解决了“能否”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复杂的“应否”与“如何”的问题。力量的提升,并未让道路变得平坦,反而揭示了前方更加错综复杂的迷局。

“持灯者”的职责,在照亮黑暗之后,更在于如何运用这光明,引导航船避开暗礁,驶向和平的彼岸。这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勇气与技术,更是超越技术的战略智慧、冷酷的理性与温暖的人性三者之间的微妙平衡。

威慑之后,是比威慑本身更加漫长的征程。一张更庞大、更精细的“网”——一张用于管理力量、管控危机、维护战略稳定的规则之网,需要他们去精心编织。

厂区的灯火依旧,但在那光芒之下,一种新的、更加沉重的责任,已然降临。持灯者们,在证明了自身的力量之后,必须开始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掌灯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