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黄埔铁流 > 番外篇

番外篇(1/2)

目录

番外篇:未尽的推演

时间:2024年,深秋

地点:某国防大学,战略模拟中心

窗外,秋雨淅沥,敲打着模拟中心高大的玻璃幕墙。室内,光线柔和,只有巨大的环形屏幕和数十台终端机发出幽幽的蓝光,映照着刘肖专注而略显疲惫的面庞。

他刚刚主导完成了一场为期七十二小时的“高强度对抗体系兵棋推演”。屏幕上,代表红蓝双方的图标与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江河,最终定格在一个鲜红的“红方胜,战损比:1:3.7”字样上。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和如释重负的叹息。几位参与推演的研究生几乎虚脱在座位上。

“老刘,牛逼!又是极限翻盘!”一个同僚用力拍了拍刘肖的肩膀,“你这脑子怎么长的?蓝方那个‘幽灵’侦察链和AI指挥节点,我们差点就崩了!”

刘肖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勉强笑了笑,没有回答。只有他自己知道,在推演的最后阶段,他脑海中那个与生俱来、被他私下称为“直觉”的东西,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那并非单纯的灵感,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对海量信息的瞬间整合与路径预判,仿佛有一个无形的超级计算机在为他工作。这一次,它甚至隐约勾勒出了对方AI指挥核心可能存在的一个非逻辑“盲区”。

“数据归档,分析报告明天下午前给我。”刘肖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站起身,示意大家可以去休息了。作为此次推演的核心策划与指挥者,他肩上的压力远超旁人。

人群散去,模拟中心只剩下他一人。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独自走到环形屏幕前,凝视着那幅已经静止的电子地图。地图上,山川河流、城市要隘标注得清清楚楚,一场足以决定国运的虚拟战争刚刚在此落幕。

胜利的喜悦很快被一种深沉的疲惫和……一丝难以言喻的空虚所取代。

现代战争,越来越像一场极致精密的数学游戏。超视距打击、无人蜂群、信息迷雾、AI决策……一切都依赖于数据、算法和体系。个体的勇气、指挥官的临机决断,似乎正在被冰冷的计算所替代。他有时会想起自己偷偷阅读的那些战史,想起那些依靠地图、望远镜和过人胆识,在尸山血海中杀出血路的将帅。那种在极端不确定性下,凭借智慧、意志甚至是一丝运气去创造奇迹的指挥艺术,是否正在消亡?

“也许,我生错了时代?”这个荒谬的念头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冒了出来。他自嘲地摇摇头,将这归咎于过度疲劳产生的胡思乱想。

他关掉主屏幕,收拾好个人物品。一个古朴的本子从文件袋里滑落——那是他的私人笔记,里面不仅有对各种现代战例的剖析,还有他基于历史知识,对许多经典战役(包括他极度感兴趣的土地革命战争早期战役)进行的“假如我在场”的推演复盘。这是他在高度数字化的军事研究之外,保留的一点“旧时代”的浪漫与趣味。

窗外雨声渐密。刘肖最后看了一眼陷入黑暗的模拟中心,那巨大的环形结构在阴影中,仿佛一个等待启动的时空隧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