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黄埔铁流 > 第129章 绝境微光

第129章 绝境微光(2/2)

目录

楚材从怀里掏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信,信封上空无一字。“找一个绝对可靠的、面目生疏的人,想办法混进红军控制的区域,或者在他们可能经过的地方,‘偶然’被他们抓住。这封信,要确保送到李德明手上。”

沈之岳接过信,感觉轻飘飘的,却仿佛有千钧重。“信的内容是……?”

“不是劝降,那太低级。”楚材露出一丝狡诈的笑容,“是‘关心’,是‘指点迷津’。以他昔日‘同道’的口吻,分析他如今的困境,指出刘肖的‘军阀本质’和‘右倾路线’如何断送革命前程,并为他‘弃暗投明’描绘一个……更符合他理想主义的‘光明未来’。记住,要击中他知识分子的软肋,要让他觉得,我们是‘理解’他,‘拯救’他的人。”

“另外,”楚材补充道,“散布谣言,就说中央已彻底放弃刘肖部,即将派新的军事干部前来接管,而李德明因为‘立场坚定’,将受到重用。真真假假,让他心思活络起来。”

“高明!”沈之岳由衷赞道,“属下立刻去办!”

楚材点点头,又叮嘱道:“行动要快,要隐秘。刘肖和赵立仁都不是易与之辈,虽然赵立仁现在半死不活,但那个刘肖,直觉准得可怕。”

……

山谷的夜晚,寒冷而漫长。

李德明独自一人坐在一块远离人群的石头上,望着篝火映照下战士们蜷缩休息的身影,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痛苦。

赵立仁的英勇和牺牲,苏湘云的坚韧和奉献,普通战士们毫无怨言的跟随……这一切都在无情地拷问着他过去的信仰和坚持。他发现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革命理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如此的空洞和苍白。

他错了吗?如果真的错了,那什么又是对的?跟着刘肖这样“抗命”下去,前途又在哪里?中央会如何对待他们?白修琦绝不会善罢甘休。

各种念头在他脑海中激烈交战,让他心烦意乱,寝食难安。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夜间警戒的战士带着一个衣衫褴褛、面带饥色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李特派员,我们在西边山口巡逻时,发现这个人鬼鬼祟祟的,他说是逃难的,但形迹可疑,我们把他带回来了。”

李德明抬起头,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对方看起来二十出头,面黄肌瘦,眼神躲闪,一副受惊过度的样子。

“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李德明按捺住烦躁,例行公事地问道。

“长……长官,我叫……狗娃,是……是从北边逃难过来的,家里……家里遭了兵灾,都没了……”年轻人结结巴巴地说道,身体微微发抖。

李德明皱了皱眉,这种流民在这一带并不少见。“你跑到这深山老林里来做什么?”

“我……我听说这边有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我……我想投奔红军,混口饭吃……”狗娃说着,噗通一声跪了下来,“长官,收下我吧,我什么都能干!”

李德明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恻隐之心微动,但旋即又被警惕压了下去。现在是非常时期,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

“先把他带下去,单独看管起来,仔细搜查一下。”李德明对警卫战士吩咐道。

“是!”

战士将狗娃带走了。李德明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正准备起身离开,脚下却无意中踢到了一个小纸团。他愣了一下,弯腰捡了起来。纸团揉得很紧,像是被人匆忙丢弃的。

他下意识地展开纸团,借着微弱的星光,看到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一行小字:“德明同志亲启,阅后即焚。”

没有署名。

李德明的心猛地一跳!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确认无人注意,连忙将纸团攥紧在手心,快步走到一个更加阴暗的角落,背对着篝火的光亮,再次展开了纸条。

上面的字迹清晰地映入眼帘:

“德明兄台鉴:闻兄身处困厄,理想蒙尘,弟心实痛。刘肖之辈,借革命之名,行军阀之实,挟持队伍,对抗中央,此非救国之道,实乃取死之途。兄之才学,远胜于此,何苦明珠暗投,与朽木同腐?弃暗投明,重返正朔,方不负平生所学,亦能救此队伍于倾覆。望兄慎思。知名不具。”

短短数行字,却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精准地刺中了李德明此刻内心最彷徨、最脆弱的角落!

他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手微微颤抖。这封信……是谁写的?“知名不具”?是过去认识的“同志”?还是……敌人?

对方对他的处境似乎了如指掌!字里行间,充满了“理解”和“惋惜”,更指出了刘肖的“军阀本质”和“对抗中央”,这与他之前的看法不谋而合!而“重返正朔”、“救队伍于倾覆”的说法,更是给了他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

是陷阱吗?一定是陷阱!楚材的诡计!

理智这样告诉他。但另一个声音却在心底呐喊:万一……万一是真的呢?万一中央真的还有明眼人,在试图挽救这支队伍呢?继续跟着刘肖走下去,看不到任何光明的未来,只有无尽的逃亡和牺牲……

巨大的心理挣扎,让李德明的脸色在黑暗中变幻不定。他死死攥着那张纸条,仿佛攥着一块烧红的烙铁。

最终,他像是下定了决心,将纸条再次揉成一团,塞进嘴里,艰难地咽了下去。纸张粗糙的质感划过喉咙,带着一种决绝的味道。

他不能声张,不能告诉任何人。这件事,必须烂在他的肚子里。但他知道,有些东西,从他看到这封信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一样了。

他抬头望向黑沉沉的夜空,那里没有星光,只有浓得化不开的迷雾。他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命运的岔路口,一步踏错,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山谷里,篝火的光芒在黑暗中顽强地闪烁着,如同微弱的希望。但这希望之下,暗流已然开始涌动。赵立仁用生命换来的喘息之机,不仅面临着外部的围追堵截和内部的物资危机,更孕育着足以从内部瓦解一切的信任危机。

绝境中的微光,能否穿透这层层阴霾,照亮前路?每个人的选择,都将决定这支队伍最终的命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