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铁拳!(2/2)
袁泽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着,看不出喜怒。“嗯,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但在南疆,似乎尤其突出?”
“可能……可能因为我们省情况比较特殊,矛盾多一些,大家做事就更求稳,更怕出错吧。”李伟民巧妙地将其归结于客观原因。
“求稳不等于不作为,怕出错更不是躺平的理由。”袁泽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秘书长,你熟悉情况,以后要多提醒我,哪些环节容易卡壳,哪些人习惯于推诿扯皮。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慢’和‘散’的节点,一个一个地撬开,打通。”
李伟民心中一震,连忙点头:“是,省长,我一定尽力协助您的工作。”
“好了,面要坨了,我也饿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袁泽拿起筷子,开始吃面,结束了这次谈话。
李伟民站起身,恭敬地微微鞠躬:“省长您慢用,有任何需要随时按铃叫我,我就在外面值班室。”说完,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办公室,并带上了门。走到门外,他才暗暗松了口气,发现自己的手心竟然有些微湿。
这位新省长,看似年轻,但那平静目光下的压迫感,比他服务过的任何一位领导都要强。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南疆省沉寂已久的局面,恐怕真的要因为这个人的到来而改变了。
吃完简单的晚餐,袁泽并没有休息。他让工作人员撤走餐具,自己则重新坐回了宽大的办公桌后。桌上已经堆叠了不少文件,都是李伟民根据他的要求,提前准备好的近期重要简报、工作报告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卷宗。
他首先拿起的是省公安厅报送的《南疆省当前毒情分析及禁毒工作阶段性报告》。报告很厚,数据详实,但字里行间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沉重和无力感。
报告显示,南疆省因其漫长的边境线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一直是境外毒品渗透内地的重点通道和受害重灾区。虽然近年来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每年破获的毒品案件、缴获的毒品数量都相当可观,但毒品流入的态势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新型毒品层出不穷,贩毒手段更加隐蔽狡猾,网络化、跨境化特征明显。更令人忧心的是,毒品消费市场在省内部分地区和特定群体中依然存在,由此引发的盗窃、抢劫、暴力等次生犯罪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严重侵蚀社会肌体,消耗大量公共治安资源。
报告最后部分提到了禁毒工作面临的困难:边境线长,防控难度极大;基层警力不足,装备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部分偏远地区群众禁毒意识薄弱,甚至存在零星种植现象;涉毒案件往往牵涉广泛,深挖打击保护伞阻力重重……
袁泽的目光在“保护伞”三个字上停留了片刻,眼神变得冰冷。他拿起红色的铅笔,在旁边的空白处,用力地写下了两个遒劲的字:“铁拳!”
接着,他又翻阅了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报送的关于经济发展和“三农”工作的报告。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传统农业占比过高,经济效益低下,农民增收困难。特色农业有基础,但规模小、品牌弱、产业链短,难以形成支柱产业。
工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少数几个资源型国企和初级加工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营商环境评价在全国排名靠后。招商引资困难,人才外流现象显着。
一份调研报告提到,南部山区几个县,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非常适合发展高原特色有机农业和中药材种植,但由于交通不便、缺乏技术指导和市场渠道,老百姓守着“金山”却过着穷日子,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
看到这里,袁泽的眉头微微皱起。他闭上眼,大脑如同最高效的处理器,将刚刚摄入的关于农业的信息,与他前世记忆中某些地区成功发展特色农业的案例进行比对、分析。高原、净土、特色作物、中药材……这些关键词在他脑中不断碰撞、组合。
他猛地睁开眼,拿起内线电话:“李秘书长,麻烦你立刻找一下,我们省农科院或者相关高校,有没有关于南部山区特色农作物资源,特别是道地中药材资源普查与研究方面的报告,越详细越好。如果有相关的专家名单和联系方式,一并找来。”
“好的,省长,我马上去办!”电话那头,李伟民虽然诧异于省长深夜突然要这么专业的资料,但还是立刻应承下来。
放下电话,袁泽起身再次走到地图前,目光精准地锁定在南疆省南部那片以绿色标示的山地区域。他的手指在上面划过,眼神专注而锐利,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土地上蕴含的勃勃生机和未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