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祖孙的传承(上)(1/2)
明珠的冬日,难得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光线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袁泽书房,在地板上铺开一片温暖明亮的金色。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旧书纸张特有的沉静气味,与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清脆鸟鸣交织,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般的宁静。
书房很大,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红木书柜,里面密密麻麻排列着各种书籍,从厚重的马列经典、史籍文献,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乃至一些前沿科技着作,包罗万象。
一些书籍的书脊已经磨损,露出内里的纸页,显然被主人反复翻阅过。
靠窗的位置,摆放着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桌,桌面上文房四宝井然有序,一摞摞文件资料堆放得整整齐齐,显示出主人严谨的作风。
袁泽没有坐在书桌后,而是与袁凡隔着一张古朴的茶海,对坐在两张舒适的单人沙发上。
茶海上,一套紫砂茶具正冒着袅袅热气,茶汤橙红透亮,是上好的普洱。
袁凡坐姿端正,但比起在父亲袁天面前,神色间明显松弛许多。
他捧着一杯热茶,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书桌后方墙上悬挂的一幅巨大地图所吸引。
那不是普通的行政区划图,而是一张涵盖了周边地域、标注了各种资源分布、交通脉络和战略节点的特殊地图,无声地诉说着书房主人曾经执掌的宏大格局和此刻依旧关注的视野。
袁泽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式对襟褂子,身形清瘦,背脊却依旧挺直如松。
他手里也端着一杯茶,却没有喝,只是用杯盖轻轻拨动着浮叶,目光平和地落在孙子身上,打破了沉默:“上次你提到,在国外看到一些大型企业在基础研究上投入很大,与高校结合紧密。这一点,你怎么看其利弊?”
他的声音不高,带着老年人特有的微哑,但每个字都清晰沉稳,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直接切入核心。
这不是闲聊,更像是一场非正式的考校,或者说,是一次思想的引导。
袁凡放下茶杯,神色认真起来。他知道,爷爷的问话从不随意。
他沉吟片刻,组织着语言,力求精准:“利处很明显,能快速将市场需求与前沿探索对接,加速成果转化,弥补单纯国家投入可能存在的不足和滞后。企业追求效率和效益,能倒逼研究更贴近实际应用。”
“嗯。”袁泽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但弊端也存在,而且可能很深远。”袁凡话锋一转,眉头微蹙,“首先是研究的功利化导向。企业天然追逐短期利润,对于那些需要长期投入、风险极高、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基础理论研究,缺乏耐心。
这可能导致真正的源头创新被忽视,长远看,是竭泽而渔。”
袁泽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但并未打断。
“其次,资源可能过度集中到少数几个能快速产生利润的‘热点’领域,造成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更重要的是,”
袁凡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如果核心的基础研究过多依赖私人资本,尤其是可能具有特定背景的资本,会不会在关键时刻,受制于人?甚至影响到国家的技术主权和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