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梦幻几率玩家 > 第216章 风暴眼的休憩与无声的默契

第216章 风暴眼的休憩与无声的默契(1/2)

目录

穿越了由情绪色彩构成的惊涛骇浪,又险之又险地利用“异种情绪炸弹”扰乱了那庞大的情绪漩涡,“破浪号”上的众人,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已然接近了承受的极限。老锚头那布满老茧的手依旧稳稳地按在操控符文上,但紧绷的臂膀和微蹙的眉头,显露出他持续的精力消耗;白芷维持佛光共鸣,脸色略显苍白;墨痕的机关包肉眼可见地瘪了下去,里面的存货在接连的危机中消耗甚巨;就连一向精力充沛的阿土,也抱着有些萎靡的星璇,靠着船舱壁,难得地安静下来。

然而,就在这疲惫感如潮水般涌上之时,一种奇异的转变,悄然降临。

首先是声音的消失。

并非绝对的死寂,而是那种无处不在的、属于“深渊之喉”的“背景噪音”——远处“倒流之瀑”那永恒沉闷的轰鸣、能量乱流穿梭虚空发出的尖锐嘶鸣、空间本身细微褶皱产生的低频震动、乃至之前情绪区域那仿佛直接作用于灵魂的、混乱的“色彩嘶吼”——所有这些声音,都在以肉眼可辨的速度减弱、远去。

这种感觉极其微妙,仿佛船只驶入了一个无形的、巨大的隔音屏障。声音并非被粗暴地切断,而是被一种更宏大、更柔和的力量所吸收、抚平、稀释。就像一滴墨汁落入广阔的清水,虽未消失,却已无法影响水的清澈与宁静。众人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略显急促的呼吸声、心脏沉稳(或略带紧张)的搏动声,以及船体符文运转时那细微如蚊蚋的嗡鸣。

紧接着,是光线的变化。

周围那永恒扭曲、破碎、光怪陆离的光影,仿佛也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温柔地抚平。色彩不再激烈地冲突、跳跃,而是沉淀下来,融合成一种稳定的、如同黎明前最深沉的夜幕,却又并非纯黑,而是带着一丝微光的、近乎“深空灰”的色调。在这片灰色的背景板上,偶尔会划过几缕极其淡薄、如同轻纱般的银色或淡金色流光,悠然而逝,不带来任何躁动,反而更添几分静谧与神秘。

空间的“质感”也发生了变化。之前航行,总能感觉到无处不在的“阻力”和“粘滞感”,仿佛在某种半凝固的介质中穿行,需要老锚头时刻耗费心力对抗空间本身的“不情愿”。但在此地,这种阻力消失了,虚空变得“顺滑”而“稳定”,如同航行在风平浪静、深不见底的古老湖泊之上。连那些神出鬼没的空间褶皱和溶解泡,也彻底不见了踪影。

这里,是“深渊之喉”这片永恒混乱与喧嚣之地中,一个不可思议的、绝对宁静的“风暴眼”。

“我们……这是到哪儿了?”阿土忍不住小声问道,她的声音在这片极致的安静中显得格外清晰,甚至吓了她自己一跳,连忙捂住嘴巴,大眼睛警惕地四下张望。

“应该……是接近‘寂静之心’的外围区域了。”苏岩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怀中周天星辰盘传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平稳而深沉的共鸣,仿佛罗盘本身也沉浸在这种宁静之中,不再急切,而是带着一种“归家”般的安然。他环顾四周,眼神中带着惊叹与警惕交织的复杂情绪。“这里的规则……似乎非常稳定,而且……倾向于‘静’与‘和’。”

这种突如其来的、极致的宁静,起初带给众人的并非舒适,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心慌与不安。就像长期处于巨大噪音环境中的人,一旦进入绝对安静的空间,反而会因为耳鸣和内心的空寂而感到不适。习惯了危机四伏、必须时刻绷紧神经的环境,骤然放松下来,那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几乎让人产生幻觉,总觉得在看不见的黑暗里,潜伏着更可怕的危险。

墨痕下意识地握紧了他那已经损耗不小的连环弩,手指扣在扳机上,机关臂上的传感器全开,扫描着周围看似空无一物的虚空。司文星则飞快地操作着玉板,试图分析环境数据,但反馈回来的信息却是一片“平和”——能量读数平稳得不可思议,空间曲率无限接近正常值,精神污染指数降到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水平。这过于“正常”的数据,在这种地方,反而显得极不正常,让他眉头紧锁。

老锚头经验最为丰富,他缓缓降低了“破浪号”的速度,最终让船只以一种近乎漂浮的状态,静止在这片宁静的虚无之中。他闭上那只独眼,仔细感受了片刻,随即沙哑地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都放松点,小子们。这里的‘静’,不是陷阱,是这片绝地本身的‘规则’。就像风暴中心反而是最平静的。抓紧时间休息,调整状态,前面的路,不会一直这么舒服。”

听到老锚头的话,再结合罗盘平和的状态,众人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一些。尝试着松开紧握武器的手,放松紧绷的肌肉,深呼吸,去适应这片难得的宁静。

渐渐地,奇妙的变化发生了。

那最初的心慌感,如同被阳光融化的冰雪,缓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神宁静与思维敏锐。长期被各种混乱信息冲击和压抑的精神力,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变得格外清明、通透。感官似乎也被放大了,虽然外界信息输入减少了,但对自身、对同伴、对周围那微妙能量流动的感知,却变得异常清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