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一次“无意”的请教,一份雪中送炭的数据报告(2/2)
高强心里冷笑一声,他见过的花样太多了。他拿起文件夹,准备随便翻两页就扔到一边。
然而,当他抽出里面的文件时,手指的触感让他微微一顿。
纸张很新,是最好的A4打印纸,厚实而顺滑。首页,是一个简洁的封面:《关于云山县近三十年干部结构与编制演变的数据分析报告》。
底下,一行小字:政研室,陈默。
不是他想象中的草稿,也不是什么请托的信函。而是一份……报告?
高强带着几分审视,翻开了第一页。
映入眼帘的,不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一张清晰的柱状图——《1980-2010年云山县科级以上干部平均年龄变化曲线》。
曲线从八十年代的三十五岁左右,一路平缓爬升,在进入新世纪后,陡然翘起,最终停在了四十八岁这个刺眼的数字上。
高强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他自己也隐约有这种感觉,但从未有人能如此直观地,用一张图把它血淋淋地揭示出来!
他迫不及待地翻向下一页。
《近十年县直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增长率对比图》,一张饼图。财政、国土、建设三个局,像三块巨大的肿瘤,占据了整个饼图的近一半!而文教、卫生这些民生部门,只分到了可怜的一小块。
再下一页。
《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籍贯、履历关联性分析》。一个个名字,被一条条红线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关系网。某个乡镇出来的干部,在十几年间,如同藤蔓一样,将自己的亲戚、同乡,安插在各个关键岗位上。
高强看得眼皮直跳,翻页的手指,开始微微颤抖。
这哪里是什么狗屁的《履历变动汇编》!
这分明是一份用数据做手术刀,将云山县官场这个臃肿病态的巨人,从皮肤到骨髓,层层解剖开来的病理报告!
他看到了自己一直想做,却没有精力、没有数据支持去做的事情。
他看到了自己无数次在心里呐喊,却无法宣之于口的官场弊病。
他看到了那些隐藏在“论资排辈”、“平衡关系”这些冠冕堂皇的词汇之下,最肮脏、最赤裸的利益交换和裙带关系!
当他翻到最后一页,看到那段总结性的文字时,他整个人都像是被电流击中了一样。
“……综上所述,我县现有干部体系存在三大核心问题:一、结构性老化,晋升渠道堵塞,年轻干部缺乏上升空间,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普遍。二、部门利益固化,关键性权力部门形成‘独立王国’,尾大不掉,严重阻碍政令畅通。三、人情网络替代组织原则,非正式权力结构侵蚀正式权力结构,为机构改革带来巨大潜在阻力……”
字字诛心!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他自己的心里挖出来的!
高强猛地站起身,因为动作太急,椅子被带得向后滑出,撞在墙上,发出一声闷响。
他拿着那份报告,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一夜的疲惫和烦躁,被一种滚烫的、名为“激动”的情绪一扫而空。
他终于明白,这不是一份报告。
这是一把刀!
一把足以劈开眼前这团乱麻,让他摆脱困境,甚至能让他在即将到来的机构改革风暴中,占据最有利位置的绝世利刃!
而送来这把刀的人,叫陈默。
那个所有人都以为是傻子,是炮灰的年轻人。
高强停下脚步,目光死死地盯着报告封面上那个名字。
他忽然觉得,整个云山县,从县委书记到他自己,可能都小看了这个从乡镇里杀出来的年轻人。
这小子,不是愣头青,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
高强将报告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他抓起桌上的电话,手指在拨号盘上悬停了片刻。
他本想直接打给政研室,但转念一想,又放下了话筒。
不行。
这样一份报告,绝不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凭空能写出来的。这份报告的价值,也绝不是“请教”这么简单。
他必须当面见他。
他要亲自看一看,这个陈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高强拿起外套,快步走出办公室,甚至忘了关上那扇虚掩的门。他一边下楼,一边掏出自己的手机,找到了一个号码。
“喂,办公室吗?帮我查一下,政研室陈默副主任,现在在不在办公室?”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回复:“高部长,陈副主任刚才去书记办公室了,现在应该还没出来。”
去书记办公室了?
高强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拿着手机,站在楼梯的拐角处,一瞬间,无数个念头在他脑海中炸开。
难道……这份报告,周书记也看过了?
这个陈默,他到底是谁的人?他送这份报告给自己,究竟是单纯的“雪中送炭”,还是……来自更高层的一次不动声色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