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红楼梦之花袭人准姨娘上位记 > 第144章 王府梅宴试才情,潇湘笛声诉幽怀

第144章 王府梅宴试才情,潇湘笛声诉幽怀(2/2)

目录

这时侍从呈上一卷古画。北静王展开道:此乃前朝梅道人真迹,与林姑娘家藏恰成一对。

画上红梅如血,题着千载同心四字。宝玉突然起身:这画风......倒像是姑父的手笔?

黛玉指尖轻颤,茶盏险些翻倒。北静王稳稳扶住:姑娘小心。

宴席将散时,南安太妃召三春近前,褪下腕间三对翡翠镯分别戴上:既认了义女,该有见面礼。

又特意对探春道,好孩子,前日宫里说要在宗室女中选伴读,我已递了你的名字。

回府路上,探春默默望着车外飞雪。侍书悄悄告诉我,那对翡翠镯与她当年退还世子的定礼极为相似。

翌日清晨,我见黛玉独坐潇湘馆中,面前摊着两幅《寒梅图》。紫鹃低声道:姑娘看了一夜......

袭人,黛玉忽然唤我,你说这画上的梅花,为何越是严寒,开得越盛?

我尚未答话,宝玉捧着新折的红梅进来:林妹妹,我寻遍园子,就这枝最像姑父画里的......

他话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案头北静王所赠的古琴上。

腊月二十,宫中果然传来消息:探春入选公主伴读,等来年及笄礼后便要入宫。贾母很是高兴,薛姨妈却带着宝钗来贺喜:三姑娘这般造化,真是贾府之幸。

宝钗悄悄塞给探春一个香囊:宫里规矩大,这安神香你带着。

探春接过香囊,忽然落下泪来。我这才看见香囊上绣着小小的梅花,与世子昔日所佩香囊一模一样。

又过了两日,贾母在暖香坞设宴。酒过三巡,北静王府派人送来岁礼:给各房都是寻常节礼,唯独给黛玉的是一匣梅谱,扉页题着酬知己三字。

宝玉闷闷不乐,提前离席。我寻至怡红院,见他正对那枝枯梅发呆。

二爷......

袭人,他打断我,你说北静王为何总送林妹妹梅相关的东西?

窗外忽然传来笛声,如怨如慕。

我们循声望去,见黛玉独坐沁芳亭,笛孔间飞出的音符,正是那日北静王所奏的《梅花三弄》。

这日,探春入宫谢恩,世子特意到贾府送行。他赠探春一方歙砚,砚底刻着小小梅花,恰与当年探春赠他的诗笺暗合。

妹妹保重。世子深深一揖。

世子亦然。探春还礼,转身时石榴裙拂过雪地,像溅开的血滴。

马车远去后,世子仍在府门前伫立。我奉茶时听见他对小厮感叹:当年若知‘莫羡凌霄百尺高’是这般结局......

又过两日,北静王府送来请帖,邀黛玉参观新落成的梅影堂。贾母欣然应允,却让宝玉同去。

梅影堂四壁悬满梅花书画,正中正是黛玉那首谁遣琼瑶坠世间。北静王亲自解说:这些皆是为配林姑娘诗句所集。

经过一扇琉璃屏风时,宝玉忽然拉住我:袭人你看!

屏风后竟藏着幅小像,画中黛玉抚琴,眉目与真人一般无二。

回府后,宝玉发起高热,梦中只唤林妹妹。贾母忧心忡忡,王夫人却道:孩子家偶感风寒,何必大惊小怪。

深夜,我替宝玉换额帕,听见他喃喃自语:......原来那幅《孤山夜雪》,是姑父给姑母的定情信物......

窗外梅影摇曳,我想起日间在梅影堂见到的落款——那幅小像的题字,分明是北静王亲笔所书:愿作青松护玉梅。

更鼓声里,潇湘馆的笛声又起,这次吹的是《凤凰台上忆吹箫》。笛声穿过重重院落,惊起数只寒鸦,在月下盘旋不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