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慧婢夜诉肺腑言,痴颦泪染湘竹斑(2/2)
今日可好些了?贾母在榻边坐下,拉着黛玉的手细看,眼睛怎么肿了?可是又哭了?
黛玉低声道:昨夜没睡好,不碍事的。
贾母叹道:你好生养着,缺什么只管说。又回头对王夫人道,前儿送来的燕窝可还够?不够再叫人去买。
王夫人含笑应了。薛姨妈在一旁笑道:要我说,林姑娘这般人品,将来不知哪家有福气。
我注意到黛玉的手指微微收紧,面上却不动声色。
众人说了一会话,贾母又嘱咐了许多,这才起身离去。送走她们,黛玉显然乏了,靠在引枕上闭目养神。
我正要告辞,紫鹃悄悄拉我到外间。
昨日宝玉可好?她低声问。
大好了。我看着她,只是......留着那面镜子不肯撒手。
紫鹃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随即又忧心忡忡:姑娘这般性子,真叫人着急。
我望着里间方向,轻声道:这事急不得。二爷的心意是明白的,只是......
只是什么?紫鹃追问。
我摇摇头,没有说下去。这府里上下,多少双眼睛盯着,多少张嘴等着说闲话。宝玉和黛玉的情分,就像这潇湘馆的竹子,看似挺拔,实则经不起太多风雨。
回到怡红院,宝玉正在看书。见我进来,他放下书卷:妹妹可好?
好些了。我斟了杯茶递给他,只是眼睛还有些肿。
宝玉闻言,神色黯然:定是又哭了。他忽然起身,我去瞧瞧她。
我忙拦住:二爷才大好,仔细又着了风。方才老太太她们都去瞧过了,说让姑娘好生静养。
宝玉这才不情愿地坐下,又从枕边取出那面小菱花镜把玩。
这镜子......我试探着问,二爷真要时时带着?
他笑了笑,没有回答。但我知道,这面镜子就像一根线,牵着他和潇湘馆的那份情意。
晚膳时分,宝玉吃得很少。贾母听说,又命人送了几样点心来。我看着满桌的菜肴,忽然想起紫鹃昨夜那番话。
老健春寒秋后热——这话说得在理。老太太年事已高,若真有个好歹,黛玉在这府里的处境只怕更难。
夜深了,我伺候宝玉睡下。他握着那面镜子,很快就睡着了。我吹熄烛火,独自坐在外间做针线。
月光如水,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我想起黛玉昨夜的低泣,想起紫鹃的忧心,想起宝玉的白日里的牵挂......
这大观园里的情意,就像这月光,明明皎洁,却终将被黎明取代。
不知今夜,潇湘馆里是否又有人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