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恩旨空庭散丝竹,祸根深苑蓄优伶(2/2)
我端着茯苓霜进去时,王夫人正端坐在炕上,脸上带着一种施行了恩惠后的平和笑容。
我恭敬地放下东西,垂眼退下,心下却思绪翻涌。太太只想着“积德”,却似乎忘了忖度时局。如今府里在朝中的倚仗已然松动,大爷(贾赦)、老爷(贾政)的官职也算不得多么显赫,全仗着祖上的余荫和宫里元春娘娘的体面。
这般时候,不是更应该谨言慎行,与别家步调一致么?她这般自作主张,留下大半戏子,若是被有心人拿去做文章,参上一本“国丧期间,蓄养优伶,奢靡不谨”,那便是天大的祸事。
后来,我便听说尤氏等人遣人将这事告诉了卧病的凤姐,又吩咐总理房中的管事,给每个教习发了八两银子,令其自便。梨香院的一应物件,都查清注册,派人上夜看守。
又过了几日,那十二个女孩子被叫到一处,当面细问去留。
结果,竟有大半是不愿意回家的。理由种种,听着都让人心酸:有的说父母虽在,却只以卖女儿为生计,回去只怕转头又被卖了;有的说父母双亡,是被叔伯兄弟狠心发卖的,回去也无依无靠;更有说举目无亲,无处可投的;还有说念着府里的恩情,不舍得离去的。
这结果报与王夫人,她听了,也只是叹了一声“痴儿”,便道:“既然她们不愿走,强撵出去反倒不美,就都留下罢。”言语间,竟似还有几分“救人于水火”的自得。
我只觉得后背有些发凉。这些女孩子,在世人眼中,终究是“戏子”,身份卑贱,与娼妓无异。
府里在此时将她们大量留下,分散到园中使唤,岂不是授人以柄?太太难道真以为,凭着娘家兄长王子腾大人近日的升迁,贾府就能在这风雨欲来的时局中安然无恙,甚至特立独行么?这未免……太过糊涂了些!
最终,愿意离去的只有四五人,皆令其干娘暂且领回,等待亲父母来领。
那不愿去的,便被分散到各房。贾母留下文官使唤,将那个唱正旦、眉眼灵动的芳官指给了宝玉,将小旦蕊官送了宝钗,小生藕官指与黛玉,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小花面豆官送了宝琴,老外艾官与了探春,尤氏自己也要了老旦茄官。
消息传来时,宝玉正歪在榻上看书,闻听芳官给了他,竟高兴得撂下书,拍手笑道:“这个女孩儿有趣,正好给晴雯、麝月她们作伴!”他只见其活泼可爱,哪里想得到这背后隐藏的危机?
我看着他欢喜的模样,又想起王夫人那“积阴德”的慈悲面孔,心里却像是压了一块冰。
这些女孩子,如倦鸟出笼,得了自由身,如今又在园中肆意游戏玩闹,她们只当是得了好去处,却不知自己以及收留她们的这座府邸,已然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那往日丝竹管弦、欢声笑语的梨香院,如今空寂无人,而它散落出的这些星火,又会在这早已开始朽坏的贾府大宅里,引燃怎样的燎原之势呢?
我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只盼这一切,都只是我多心了才好。可那愈来愈近的风雷之声,却又如此清晰地,响在我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