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晚晴习潜踪,馨儿授轻诀(1/2)
月上中天,清辉遍洒,将栖霞山连绵的峰峦勾勒成一片朦胧而神秘的剪影。山风穿过林海,带来远处瀑布隐隐的轰鸣与近处夜枭偶尔的啼叫,更显夜色的深邃与幽寂。
栖霞观内,白日的忙碌与喧嚣已然沉淀下来。药室的炉火早已熄灭,只余淡淡药香萦绕不散。丹房空地的锻打声也早已停歇,冰冷的铁砧和工具静静躺在月光下,反射着幽微的光泽。大多数房间的灯火都已熄灭,唯有守夜人的房间和负责警戒的角落,还亮着零星的光芒。
经过连续数日废寝忘食的筹备,各种急需的丹药、毒剂、暗器、护甲都已基本准备妥当,分门别类地打包好。极度的疲惫如同潮水般席卷了每一个人,就连一向精力最旺盛的周晚晴和胡馨儿,也早早被沈婉儿赶回了房间,强迫她们必须好好睡上一觉,为即将到来的长途跋涉和险恶任务积蓄体力。
然而,就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一道纤细灵动的身影,却如同暗夜中的狸猫,悄无声息地溜出了自己所住的厢房。
正是周晚晴。
她换上了一身紧身的黑色夜行衣,将平日里活泼跳脱的气质尽数收敛,只余下一双在黑暗中依旧明亮灵动的眸子,闪烁着兴奋与执着的光芒。她的“流萤”短剑仔细地绑在背后,确保不会在任何动作中发出声响。
她没有惊动任何人,甚至连呼吸都调整得极其微弱绵长,运用起初步掌握的敛息技巧,身影几个起落,便如一片轻羽般飘出了栖霞观那临时加固的侧门,融入了观外浓密的山林之中。
明日,她便将与三师姐沈婉儿、小师妹胡馨儿一同南下,再探那龙潭虎穴般的万毒林。她的任务是在婉儿师姐辨识毒物、搜寻线索时,负责警戒、探路,以及在必要时,以奇诡的剑法和身法进行突袭或阻敌。
这个任务,对她而言,既是巨大的压力,也是无比的兴奋。她喜欢挑战,喜欢冒险,喜欢那种于刀尖上跳舞的刺激感。但她也深知,万毒林不比以往任何一次行侠,那里的危险无处不在,且大多阴险诡谲,令人防不胜防。幽冥阁在慕容嫣死后,必然加强了那里的守备,甚至可能布下了更多的陷阱和毒阵。
她对自己的剑法“天玑变”颇有自信,奇招迭出,往往能出奇制胜。但潜入探查,更重要的是隐匿自身,而非击败敌人。一旦行踪暴露,陷入重围,任你剑法再奇,也难敌无数明枪暗箭和防不胜防的毒术。
而若论隐匿潜行、收敛气息、踏雪无痕、来去如风的本事,整个栖霞观,甚至她所认识的江湖人中,无出小师妹胡馨儿其右者。
胡馨儿的“蝶梦”轻功和与之配套的潜踪秘术,乃是其天赋异禀与清虚子因材施教相结合产生的奇迹,堪称独步天下。平日里一起练功时,周晚晴就没少羡慕小师妹那如同鬼魅般的身法。以往她总觉得自己的“流云步”也已足够高明,足够应对大多数情况。但经历了万毒林中的步步惊心和一线天峡谷的惨烈血战后,她深刻地认识到,在真正的绝地和高水平的围杀面前,她那点轻功和潜行技巧,还远远不够!
因此,她才会在这本该好好休息的深夜,偷偷溜出来。她要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向小师妹讨教“蝶梦”轻功中最精髓的潜踪法门!哪怕只能学到一点皮毛,或许就能在关键时刻救自己一命,甚至救师姐师妹们一命。
她来到白日里与胡馨儿约定好的一处僻静山谷。这里地势复杂,有茂密的树林、嶙峋的怪石、一条浅浅的溪流以及一小片松软的沙地,非常适合练习各种地形下的潜行技巧。
月光被茂密的树冠切割得支离破碎,在林间空地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反而更利于隐藏身形。
周晚晴到达时,胡馨儿已经等在那里了。
小师妹同样是一身利落的黑色夜行衣,将她娇小玲珑的身段包裹得恰到好处。她没有像平日里那样蹦蹦跳跳,而是静静地站在一块阴影里,仿佛本身就是阴影的一部分,若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发现她的存在。看到四师姐到来,她才从阴影中悄无声息地滑出,脸上带着一丝严肃和认真。
“四师姐,你真的不再多睡会儿吗?明天就要赶路了。”胡馨儿压低声音问道,语气中带着关切。
“睡不着,心里总惦记着这事。”周晚晴摆摆手,眼神灼灼,“馨儿,时间紧迫,咱们这就开始吧!把你那‘蝶梦’潜踪术最厉害、最实用的诀窍都教给我!”
胡馨儿见四师姐态度坚决,也不再劝阻,点了点头。她虽然年纪小,性子天真,但一旦涉及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便立刻展现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专注和专业。
“好。那我们先从最基础的‘敛息’开始。”胡馨儿的声音变得极其轻微,却清晰地传入周晚晴耳中,“潜踪之术,首重气息。内力运转需沉于丹田,含而不发,呼吸要慢、细、匀、长,最好能与周围环境的律动保持一致,比如风声、水声、虫鸣的间隙……”
她一边说,一边示范。只见她胸腔的起伏变得微不可察,周身那股活泼灵动的气息瞬间收敛得干干净净,仿佛变成了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连体温都似乎下降了几分,完美地融入了周围的环境。
周晚晴屏息凝神,仔细感受着胡馨儿的变化,然后依言尝试。她自幼修炼“栖霞心经”,内力根基扎实,控制力本就不弱。但平日里运功,要么是练气增元,要么是催动剑招,讲究的是气发丹田,贯通经脉,沛然外显。如今要反其道而行之,将内力死死锁在丹田深处,呼吸也变得如此微弱,初时颇不习惯,总觉得气息窒碍,浑身不自在。
试了几次,总是不得要领,要么呼吸过重,要么内力忍不住微微外泄,在敏锐的感知中如同暗夜里的萤火虫般显眼。
胡馨儿耐心地纠正:“师姐,不要刻意去‘憋气’,那样反而会更紧张。要‘忘气’,想象你自己就是这山林的一部分,一棵树,一块石头,不需要呼吸……对,慢慢来,感受风吹过树叶的节奏……”
在胡馨儿的悉心指点下,周晚晴渐渐摸到了一点门道,呼吸逐渐变得绵长细微,虽然还远不如胡馨儿那样近乎完美地融入自然,但比起之前已是天壤之别。
“接下来是‘轻身’。”胡馨儿开始下一步教学,“我们的‘流云步’其实已经很好,但更注重速度和飘逸。而潜行中的轻身,要求更高,要的是绝对的‘轻’和‘稳’,落地无声,踏雪无痕,甚至踩在枯枝落叶上也不能发出声响。”
她说着,身形轻轻一动,如同完全没有重量般飘了出去,足尖在一片厚厚的枯叶上轻轻一点,身影已滑出丈许,而那堆枯叶竟纹丝不动,仿佛从未被触碰过。
周晚晴看得目瞪口呆。她知道小师妹轻功好,却没想到好到这种地步!这已经超出了轻功的范畴,近乎于传说了。
她深吸一口气,凝聚内力,施展“流云步”,也尝试向那堆枯叶落去。她的动作依旧优美飘逸,速度也极快,但落地之时,终究还是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的“嚓”声。虽然这声音在夜风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真正的高手耳中,却无疑是清晰的信号。
“不行不行!”周晚晴有些懊恼,“总觉得内力一提,身体就变‘重’了,做不到你那样轻若无物。”
胡馨儿偏着头想了想,道:“师姐,你的内力比我深厚,这是优势,但也是负担。‘蝶梦’轻身的关键,不在于用内力去‘托’起身体,那样消耗大,痕迹也重。而在于‘卸’和‘借’。”
“卸?借?”周晚晴若有所思。
“对!”胡馨儿眼睛一亮,仿佛找到了解释的方法,“就像……就像一片羽毛,它本身没有重量,风把它吹到哪里,它就飘到哪里,它不需要用力,只是顺着风的力道。我们也要这样,感受脚下地面的细微起伏,感受风的方向和力量,甚至感受空气中气流的流动,然后用一丝极其细微的内力,不是去对抗,而是去顺应、去引导、去借力。落下的那一刻,不是‘踩’,而是‘沾’,一沾即走,毫不留恋……”
她一边说,一边再次示范。这一次,她的动作似乎更慢了一些,能让周晚晴更清晰地看到她的发力方式。只见她足尖接触地面的瞬间,踝关节极其细微地抖动了一下,仿佛将下落的冲击力瞬间化解分散,整个人真的如同被风吹动的羽毛般,轻飘飘地荡开,不留丝毫痕迹。
周晚晴天资本就极高,只是以往未曾深入思考过这些细节。此刻经胡馨儿这番形象的比喻和演示,脑海中仿佛划过一道闪电,豁然开朗!
她再次尝试,不再刻意追求轻,而是闭上眼睛,仔细感受周围的环境。山风的流动,脚下地面的质感,空气中细微的水汽……她将内力收敛到极致,只分出一丝灵觉,附着在足尖。
然后,她轻轻跃起,身形在空中微微调整,足尖向着地面点去。在接触的前一刹那,她模仿着胡馨儿的样子,脚踝极其微妙地一旋一抖。
“嗤……”
一声几乎细不可闻的摩擦声响起。虽然依旧未能完全无声,但比起刚才那声“嚓”,已是巨大的进步!而且她感觉到,这次落地所消耗的内力,微乎其微!
“对了!就是这样!”胡馨儿欣喜地低呼一声,“师姐你真聪明!再多练习几次,找到那种‘沾’的感觉就好了!”
周晚晴心中也是大喜,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她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沉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地在这片复杂的谷地中练习起来。从柔软的沙地到滑腻的溪边石头,从厚厚的落叶层到布满苔藓的潮湿岩壁,她反复体会着那种“卸力”、“借力”、“一沾即走”的微妙感觉。
汗水很快浸湿了她的夜行衣,但她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了这种技巧提升的乐趣之中。她的身影变得越来越灵动,也越来越飘忽,落地的声音越来越轻微,到最后,几乎真的能做到踏叶无声,点水无痕。
胡馨儿在一旁认真地看着,不时出言指点一二:“师姐,左边三寸那块石头更稳……注意右后方那根垂下的藤蔓,别碰到……气流有变,可以借那股上升的风……”
两姐妹一个教得用心,一个学得专注,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速流逝。
练习了约莫一个时辰,周晚晴的“轻身”技巧已有小成。她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脸上却洋溢着兴奋的红晕。
“太好了馨儿!我感觉比以前轻快了好多!消耗也小了很多!”她激动地拉着胡馨儿的手。
胡馨儿也为四师姐的进步感到高兴,笑嘻嘻地说:“师姐你本来底子就好嘛!接下来,我们练最难的‘匿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