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 第86章 于无声处积蓄力量!

第86章 于无声处积蓄力量!(2/2)

目录

他看完了所有的人事档案,又开始看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报告的措辞变化,他能分析出每一届领导班子的执政风格和权力核心的变迁。

他又去翻阅那些重大项目的卷宗,从水库修建到工厂改制,从道路规划到城市开发。每一个项目背后,都牵扯着资金的流向、土地的征用和人事的安排。谁在项目中获益,谁又在项目后被调离,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被陆远用一根根无形的线串联了起来。

他甚至还找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比如,他发现如今在县里以严肃着称的常务副县长,在八十年代初的一份检讨书里,深刻反省了自己因为嘴馋,偷吃了生产队试验田里两个西瓜的“严重错误”,言辞恳切,令人啼笑皆非。

他还发现,那位一心想把他按死的刘振华副书记,其岳父在九十年代初的一次国企改制中,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县属罐头厂,而当时负责评估和主持这次改制工作的,正是刘振华本人。档案里写得天衣无缝,合理合法,但陆远从另一份关于罐头厂土地置换的文件里,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这些秘密,大大小小,有的能让人会心一笑,有的则足以掀起一场官场地震。

它们都被封存在这些无人问津的故纸堆里,静静地等待着。

陆远就像一个耐心的矿工,每天都在这座富矿里挖掘、筛选、提纯。他不动声色,将所有有价值的信息,都牢牢地刻在了自己的脑子里。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亮出这些东西的时候。

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能将这些信息变成最致命武器的机会。

这天下午,陆远正在整理一批关于县水利局的旧档案。这些档案大多是技术图纸和勘探报告,枯燥乏味。

他耐着性子一份份地翻阅归类,当他拿起一份标记为【1985年,关于城北白马河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搁置情况的说明】的薄薄卷宗时,手指忽然顿了一下。

这个项目他有点印象,在之前的政府工作报告里看到过,是当年县里的头号工程,不知为何,声势浩大地搞了一半,突然就停了。报告里只用“因技术条件不成熟及资金问题”一笔带过。

他随手翻开了卷宗。

里面只有几页纸,一份是项目停工的申请报告,另一份,则是一份处分决定。

“经县委研究决定,免去石长青同志县水利局局长、d组书记职务,调任县史志办担任副主任……”

石长青?这个名字有点陌生。

陆远继续往下看,处分理由是石长青在项目推进中,刚愎自用,不听专家劝阻,导致项目出现重大安全隐患,造成了国家财产的巨大浪费。

一份典型的项目失败、领导担责的处分文件。

陆远本想将其放回原处,但目光扫过文件末尾的签发人时,他的瞳孔猛地一缩。

在县委书记签章的旁边,还有一个“副组长”的签名。

那个名字,龙飞凤舞,笔锋锐利,陆远却再熟悉不过。

——刘振华。

三十多年前,刘振华就已经是这个项目的副组长了?

陆远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他放下手里的其他工作,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份卷宗上。

他仔细地阅读着每一个字,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在报告的末尾,附着一份专家组的意见书,上面罗列了项目存在的几大技术难题。

然而,当陆远看到专家组名单时,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他立刻从另一堆档案里,翻出了当年的县政府人员名录。

他惊愕地发现,专家组里的一位核心成员,水文地质专家吴教授,在项目被叫停的第二个月,就因为“个人生活作风问题”,被调离了安河县。

而另一位提出反对意见的工程师,则在同年年底,被以“能力不足”为由,下放到了最偏远的一个乡镇水利站。

一个项目失败,局长被免职,核心技术人员一个被调离,一个被下放。

这……正常吗?

陆远靠在冰冷的铁架上,感觉自己似乎触摸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他将那份处分决定举到光线底下,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仔细地审视着纸张。

突然,他的目光凝固了。

在那张已经泛黄的纸页背面,因为年代久远,正面用钢笔书写的字迹,隐隐透了过来。

在“石长青”三个字的背面,透过光线,他似乎看到了另一个名字的墨迹。

那墨迹很淡,几乎与纸张的颜色融为一体,但陆远凭借着系统强化过的视力,还是勉强辨认了出来。

那是一个被涂改液覆盖,又在上面重新写上“石长青”的名字。

而被覆盖掉的那个原始签名,虽然模糊,但那熟悉的笔锋轮廓,分明指向了另一个人。

陆远的心,在这一刻,狂跳不止。

他好像……发现了一个被埋藏了三十多年的惊天秘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