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 > 第421章 定鼎东北的人选

第421章 定鼎东北的人选(1/2)

目录

延安,一场关乎未来中国命运的战略决策正在这里激烈讨论。

一位领导同志敲着地图上那片土地:“东北的重要性,我不说大家也清楚,那里有全国最完整的工业基础,有铁路网,有港口,有丰富的资源,谁掌握了东北,谁就掌握了中国未来的工业命脉,谁就在战略上占据了绝对主动,”

“问题是,我们现在能抽调的部队和干部有限。”另一位领导眉头紧锁:“国民党在美国人的帮助下,正在疯狂向华北、东北运兵。我们必须抢时间,抢在他们在东北站稳脚跟之前,把我们最精锐的力量投送过去,”

主持会议的领导环视众人:“目前晋察冀军区,冀热辽军区都已经派了一部分人进入东北,但还不够,远远不够,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统筹全局、独当一面的人,主持东北大局,这个人必须要有极强的军事指挥能力,要有创建和发展根据地的大局观,还要有与国民党、甚至苏联人周旋的政治智慧。”

窑洞里沉默了片刻,有人说出了那个大家心中反复权衡的名字:“张百川。”

这个名字一出口,立刻引发了更深入的讨论。

“百川同志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一位长期负责组织工作的领导开口:“从晋西北到晋中,再到河北、山东,他一路打过来,不仅仗打得好,根据地建设也搞得有声有色。华东军区六十万大军,就是他能力的最好证明。”

“但是,”立刻有人提出异议:“华东军区现在控制着山东、江苏苏北、苏中,皖北这么大一片区域,直接威胁着南京、上海。把百川调走,华东的局面谁来主持?谁能接替他稳住这六十万大军?”

“粟昱同志怎么样?他在苏中打得很有章法。”

“粟昱战术指挥上很有灵气,但统筹华东全局,特别是应对可能爆发的全面内战,他的资历和威望还稍显不足。华东那边百川是绝对的主心骨。”

“谢福治政委呢?他政治上很强,也懂军事。”

“福治同志是个好政委,但军事指挥并非他的专长。华东军区那么庞大的部队,需要一个像百川这样既能谋划战略,又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统帅。”

争论持续着。每个人都明白,张百川是去东北的最佳人选,他敏锐的战略眼光、果决的指挥风格和强大的根据地建设能力,都是打开东北局面所急需的。

但另一方面,华东的战略地位同样极其重要,这里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稠密,部队经过长期经营,兵强马壮,是未来与国民党争夺华中、华东的绝对主力。抽走了张百川,就等于抽走了华东的顶梁柱,万一局势有变,后果不堪设想。

“再议吧。”主持会议的领导揉了揉眉心:“给华东局发个电报,听听百川同志自己的意见,也看看他们对华东接替人选有什么考虑。同时,我们也再想想,有没有其他可能的人选和方案。”

济南,华东军区指挥部。

张百川看着手中那份来自延安的电报,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电报里虽然措辞委婉,但他清晰地感受到了中央在东北人选问题上的举棋不定,以及那份电报背后沉甸甸的期望与顾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