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 > 第423章 风起华东

第423章 风起华东(1/2)

目录

济南,华东军区指挥部。

五月的风带着暖意,却吹不散紧张与躁动。电台的滴答声比以往更加急促,参谋人员进出的脚步也快了几分。

张百川手里拿着一份刚刚译出的电文,大步走进作战室,他将电文递给正在地图前商讨的参谋长张运逸。

张百川露出笑容:“参谋长,看看这个。欧洲那边希特勒完蛋了。”

张运逸迅速浏览电文:“德国无条件投降,好啊,小日本的日子到头了,”

谢福治接过电文,仔细看着:“国际形势突变,日本孤立无援,败局已定,但困兽犹斗,他们收缩兵力,确保东南沿海,阻止美军登陆,同时还想把关东军调回本土……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张百川走到军事地图前,拿起指挥棒:“我看是机遇更大,鬼子想收缩,没那么容易,他想跑,还得问问我们华东军区将士答不答应,”

他点在江苏、安徽沿海一带:“鬼子确保东南沿海,重点就是上海、南京、杭州、连云港这些地方。他想集中兵力,我们就偏不让他集中,他想安稳撤退,我们就偏要咬住他,吃掉他,”

“司令员,你的意思是?”张运逸问道。

“主动出击,全线进攻,”张百川带着坚决:“趁鬼子现在人心惶惶,部署调整的混乱期,我们给他来个雷霆万钧,目标重点进攻苏北、苏中残敌,前锋直逼长江,威逼南京,同时,向安徽境内进攻,切断津浦路南段,隔绝华中鬼子与华东鬼子的联系,”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核心搭档:“我们必须快,要比国民党快,老蒋现在肯定也盯着这些地盘呢,欧洲战事结束,美国的援助会更多地流向他们,我们必须抢时间,在国民党主力之前,尽可能多地收复失地,扩大光复区,”

谢福治表示赞同:“我同意司令员的判断。形势逼人,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战略窗口期。部队士气怎么样?”

“士气高昂得很,”政治部主任肖桦接过话,“各纵队都在请战,战士们听说德国投降了,都知道小鬼子撑不了多久了,求战欲望非常强烈。”

“好,”张百川点头,“参谋长,记录命令,”

“是,”

“一、命令第一纵队王坤部、第五纵队梁初部,配属炮兵一部,组成北线集团,沿津浦路南下,扫清徐州以南至蚌埠沿线所有日伪据点,务必在一周内兵临蚌埠城下,”

“二、命令第二纵队钟伟部、第四纵队吴可华部、第八纵队聂峰智部,配属骑兵第一旅、军区炮兵主力,组成中线集团,由钟伟统一指挥。自两淮地区出发,向东横扫盐城、阜宁,夺取射阳河口,控制苏北沿海,而后向西回旋,攻取淮安、宝应,直插扬州方向,”

“三、命令第三纵队许友部、第七纵队王晋山部,沿陇海线东进,向海州、连云港方向发起攻击,务必牵制并尽可能歼灭该地区日军,阻止其向江南或上海收缩。”

“四、命令第六纵队周锡汉部、第九纵队黄可诚部,向皖北地区进攻,重点攻击宿县、蒙城、涡阳等地,切断津浦路,并伺机向阜阳方向发展。”

“五、命令第十纵队彭雪峰部、苏中军分区所部,作为战役总预备队,同时负责对南京、镇江方向的警戒,并派出小部队向南渗透,侦察江南敌情。”

“六、所有参战部队,无线电静默解除,但需加强密码保密。后勤部门全力保障弹药、粮食。卫生部门做好接收大量伤员的准备。”

张运逸将一条条命令详细记录。

张百川顿了顿,看向副参谋长粟昱:“粟昱同志,你对中线集团的指挥,有什么具体想法?”

粟昱早已成竹在胸,上前一步:“司令员,参谋长,中线方向是关键。我建议,钟伟纵队主力沿运河平行南下,直扑淮安;吴可华纵队负责扫清盐阜地区沿海据点,切断日军海上退路;聂峰智纵队则向宝应、高邮侧击,与钟伟部形成钳形攻势。骑兵旅用于穿插、迂回,专门打击鬼子的指挥机构和后勤车队。炮兵集中使用,攻坚时务必形成绝对火力优势。我的指挥所前出至涟水附近。”

“可以,”张百川肯定道:“就按这个思路打。记住,动作要猛,穿插要快,不要给鬼子构筑防线的时间,”

他环视众人:“同志们,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了,亚洲的胜利也指日可待,但是,胜利果实不会自己掉到我们手里。我们必须用战斗去夺取,华东军区是党的铁拳,要用这铁拳,砸碎日伪军的最后防线,为我们中华民族,打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保证完成任务,”作战室内,众人齐声应答,斗志昂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